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应链变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10-03-01 00:06:36)
标签:

供应链

三一科技

物流

生产计划

文化

分类: 企业管理

    入职两个月有余,对于三一科技的供应链有一些自己看法和建议,希望在这里能和大家交流。

    入职培训的时候,IT经理曾经说过,生产计划是SAP的灵魂。的确如此,在过去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确实深有体会。但是,如果公司领导对生产计划、供应链的理解不够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情况就会很难看——供应链结构设置不到位,造成流程不顺畅,最后导致供应链的效率的低下和库存居高不下。

  在讨论供应链之前,我想先对SAP谈一下自己的理解。SAP基本的理念是信息数据平台,但是在三一我始终看不到这个平台的优势——因为数据(比如:看不到市场需求,报工不及时,库存不准确等等)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太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供应链的流程:需求流向和物料流向。

  需求流向:客户(市场)需求->营销公司需求计划->生产计划->各制造车间->原材料需求计划

  物料流向: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仓库->各车间工序->装配整车->客户

  既然,供应链称之为”链“,必然会发生所谓的“牛鞭效应”。即,每一个信息传递的环节发生偏差,都会在下一个环节发生放大;每一个物料的流动产生延迟,都会对最终的下游--交货期产生影响。严密、紧凑、快速、高效是供应链的必然选择。

  三一供应链也是依赖于SAP系统,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系统必然不能起到它最大的效用。这个时候,我们要么完善好、维护好系统的数据(国内真正能用好SAP系统的企业还真的不多),要么通过传统的的方法进行补充。我更倾向于用传统的方法(比如:发报表)补充信息的传递。这也是我的建议所在:按照需求的流向,下游一定要向上游实时或定期的汇报自己的物料库存、生产进度、物料流转等情况,同时上游及时将下游的工作误差反馈出来,否则,供应链一定会失控。即使我们通过“特急件”或者其他的方法很快的实现了交货,但是在目前混乱的情况下,这种实现是要付出供应链紊乱和产品质量下降双重代价的。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供应链的结构设置。

  供应链的演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的成熟。从最开始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系统,延伸到了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最后发展成为通盘考虑上下游市场和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理论。这使得人们重新在供应链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流链条的运转效率、价值创造和成本考量。因此,这种庞大而又联系紧密的系统要求企业必须把“计划”这个灵魂注入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我的建议如下:

  重塑供应链组织结构,让供应商、采购、原材料仓库成为上游的供应链,成品仓库、物流和客户服务成为下游供应链,而生产计划作为供应链的灵魂,应该单独设置,协调整个供应链。还有一点,就是各个车间的各个工序的转运工,我们应该站在企业内部物流的角度定位其职能,同时,还要考虑调动他们积极性,可是实施适当的激励--发周薪、日薪?或者底薪加提成?当然,如果将来有可能的话,还是车间改造为流水线作业模式,这样子降低了人为的影响。

  通过朋友,我了解到德国汉高的供应链设置:整个供应链分为三块——采购部、生产计划和客服、物流部。这种模式仅供参考,各个行业和各个公司其实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供应链模式,但是它们对供应链理论的执行还是相通的。

  总之,根据我以前在快消品行业的供应链工作经验,以及和在电子厂行业做供应链的朋友的交流,我们认为三一的供应链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的。

  再谈一点SAP,这个系统的功能很强大,但是,在中国很少公司能够把它用的很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它的理解和执行,所以,我还是建议领导能够重视这个系统,把它的潜能挖掘出来,给公司创造价值。当然,我也相信SAP不是最完美的软件,但人是上帝设计出来最完美的软件,只有公司有好的制度,完善的制度,能把人的潜能引导出来,我相信三一的前景还是非常美好的!

  最好,还是祝愿三一,品质改变世界!

 

  PS:这是11月份在三一科技的时候,征文比赛写的文章,现在贴在这里给供应链的朋友分享。谢谢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博客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