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距离

(2008-09-15 09:21:53)
标签:

情感

心理距离

生活习惯

社会成本

文化

分类: 文化教育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我们吵架的时候,声音会很大。为什么会很大呢?就是因为你或者他觉得我们的心理距离太远,害怕他们听不见,害怕他们不理解,所以,声音不自觉的就提高了许多。我认为这个解释是相当的好。我们知道,热恋中的人们心理距离是最短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足够了,即使要说也是轻轻的耳语。这种情况源于彼此的形影不离、耳鬓厮磨,源于对对方十分了解,甚至连对方的心理活动也能很好的捕捉到。
    李敖说,男人之间说脏话可以拉近心理距离。这就是我们男人之间豪放、粗旷的一种文化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就表示说这种话的人和我是同类。同样对于女人也是如此,她们之间对于温柔、细腻、敏感的认同应该是和男人对于粗旷、豪放的认同是一样的。对于同一件事,一旦发生相同的认知和判断,马上就可以识别出来谁是同类,谁是异类,这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心理上的识别。这种认同和识别会迅速的拉近心理距离,使人们能够迅速感觉到温暖、亲近和值得信任。
    对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个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陌生的男女之间的心理距离,非常的微妙。不同的心理距离也定义着男女之间不同的关系,彼此熟悉,普通朋友,好朋友(知己),爱人(情人),亲人等等。我想男女之间除了对人性真善美的基本认同外,还有对异性的一种虚幻的文化认同。为什么说是虚幻的认同呢?因为男孩和女孩从小就是从两个文化圈里成长起来的人群,他(她)们其实对于彼此的文化了解也仅限于自己所能够接触的而已。最微妙的也是最复杂的心理距离也是发生在男女之间,如果两个要想成为彼此的爱人,必须达到很多心理认同。起初,可能最需要的是外表的认同和性别认同,即使这两个不算什么,但是这些做为两个人接触以前的过度阶段,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一些人,就是过不了这两个关口而被淘汰的。比如,女人没有女人味;男人没有魄力和胆量,不像个男人。接下来才首先是对人性也即是对道德的最基本认同,如果这个都做不到,其他的就根本不用提了。其次是生活习惯的认同,两个人在一起,如果生活习惯相差很远,彼此互相影响,那就没有办法在一起。最后其实是归结到世界观、价值观的认同,其实第二种是最后一种形而下的东西,如果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了认同,那么生活习惯的差异会逐渐的变小和消失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男生)和我讲的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他们班有一个他喜欢的女生,他感觉那个女生也喜欢他,于是想追求人家,为了保险期间,还故意试探了一下,进一步确认人家女孩子也喜欢他,结果的确如此。于是后来他就向那个女孩子表白了,结果是遭到拒绝。那个男同学就很郁闷,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女孩子的心思变化万千,而且还是非常的博大精深,不是一般男人可以读透的。她们对于感情的定义十分清楚,比如喜欢就是喜欢,她会在你面前表现出来,可是这个和爱不一样。也就是说她们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定义的非常好,喜欢就是喜欢,和爱不一样。毕竟,我们都知道,喜欢属于感性的层次,用前面的话说,可能就是仅仅发生在外表的认可、性别认可和基本的道德认可这个位置。爱是属于信仰的层次,就是一些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同,也就是生活习惯上的认同。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对于这种心理距离的定义,我想对于男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对于周围的女孩子,也是这样,我对你的心理认同到什么地方,我就会交往止于什么地方,不会过分,除非我自己犯傻。最有意思的就是彼此心理距离不对称的两个人,就会出现过度交往和要求给别人带来不舒服和压力。特别是男女之间出现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有意思,一方自作多情,另一方则反应冷淡。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陌生人相遇,他们最初进行的谈话的内容都是寻找共同语言,借此拉近心理距离的,不然的话,没有熟悉和了解,没有心理距离的拉近,人和人在一起没有信任,也没有安全感。
    好了,就先谈到这里吧,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PS:结尾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我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应该是最基本的,必须保持的。由于现在社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个社会经常会发生信任危机。我想这个对于我们社会是一个灾难,我们应该知道,如果这个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就会发生很多成本在沟通和了解上。现在是一个经济或者说商业社会,任何不信任都会增加社会成本,导致我们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我想这个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吧!我想每一个人都认真一点,负责任一点,社会的信任度提高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我们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无形的支撑,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印象上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