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选自《爱与孤独》
我对于孤独的体会没有周先生这么深刻,不足以对孤独做这么深刻的研究和分类。不过,倒是有一些共鸣。对于第一种形而上的孤独,那是深刻而难以摆脱的感觉----就是一种大爱,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自然和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动物、植物,人和人群,我都会以一种近乎宗教的纯粹的深厚的感情来爱,似乎真的我就是佛一样,怀着关注,怀着慈悲,怀着怜悯,怀着爱!而对于自己非常喜欢的女孩子来说,则又是感觉神或者上帝就在她的眼睛里,身体里,是那么崇高,圣洁和不可侵犯。以至于有时候害怕接近她而造成对她的不敬,所以,有时候我对她们都是远远的观望,崇拜,不敢走近。对于第二种孤独,我知道现在的确没有找到一个算是自己知己的人,所以,一个人一路走来,似乎有点孤单,但是每每看到书中的那些和我共同的情感、精神和心灵的时候,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只是没有碰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而已。大二抑或是大三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我把自己分解了,因为我意识到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完全和哪一个人完全一样,所以,我把自己分解成不同的社会角度去结交朋友。比如,我喜欢文学,就去结交喜欢文学的朋友,我喜欢哲学,我去结交喜欢哲学的朋友,我喜欢经济学,就去结交经济学方面的朋友等等,逐渐的把这个孤独化解掉了。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
------选自《爱与孤独》
我最喜欢----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还有----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他爱的容量。说的多好啊!爱和独孤是心灵的一种平衡,你有多么的孤独,多么的需要爱,你就会明白,爱是什么,爱要怎么的付出和给予才会达到她预期的效果。
心灵是我们历练爱和孤独的赛场。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捕捉心灵真正的需要和渴望,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理解爱的本质和内涵,我们就可以把心灵丰富起来,把自己的感情和感觉敏感起来,成就一种大爱和大孤独。当我们爱的时候,会让人们感动;当我们独孤的时候,那会是一种力量。
算是狗尾续貂吧,谢谢大家光临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