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新聞里說《功夫熊貓》好看,而且昨天也有朋友說好看,於是乎就看了一看。
不知道為什麽,可能是我不會看動畫片----童年基本上很少看動畫片----反正里面的武打動作都看不清楚,只是感覺眼花繚亂,有時候能看清楚,然後哈哈一笑就結束了。哎,沒有動畫片的童年----等於不健全的童年啊!其實,小時候家鄉很窮,什麽東西都沒有見過,也沒有玩過,所以,在都快成年的時候還想著童年裡面缺的東西一定要補一補啊!
可以說,《功夫熊貓》的情節極其簡單,就是一個笨熊貓變成一個龍戰士的故事。熊貓波以一個功夫之王的夢開始,生活開始了改變。原來爸爸期待的繼承麵條世家的制麵手藝一直是父親耿耿于懷的事,可是波不太喜歡這種事情。終於在龜神仙預測到太郎可能重返和平谷的時候,波有機會進入選舉龍戰士的武林盛會現場,成就了一段命運轉折的機緣。於是嘲笑和鄙視,甚或凌辱沒有讓他放棄,他靠著自己的執著留了下來,靠著自己天賦逐漸的成長,靠著龜仙人和老師的信任以及培養,逐漸的改變和成就。在太郎回到和平谷的時候,波只是成就基本的武功套路,并沒有質的飛躍。但是爸爸告訴他家傳秘方是什麽也沒有的時候,他忽然想到龍之圖上什麽也沒有----不也是講述著一個武術最高境界的道理嗎?於是,波悟出了終極的道理和智慧,趕到師父那裡,打敗了太郎,挽救了和平谷,成就了龍戰士!
從麵條世家到功夫之王,波絕對的經歷了不可思議的轉變,但是,每一個動畫片就像一個寓言故事一樣,都會講述故事背後震撼人心的道理。而這部動畫片要表達的智慧就是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我對外國人如此了解中國文化而感到吃驚!不過,我們可以看出,這裡面功夫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功夫之王,還是靠自己的悟性、努力、意志和機緣,這些都是中國武俠小說裡面常見的故事情節。從情節方面毫無新意,也無吸引人的地方----武俠小說里很多這種情節;從主題表達上也是毫無新意----《太極張三豐》裡面有比這更詳細的描述;從動畫人物刻畫上還是傳統的喜劇搞笑效果----動畫片里不缺少這種東西。所以呢,這部電影給中國人看,其實不好看----把許多中國的元素拼在一起創造新的事物。當然這部電影反映出美國的文化,正如有的故事里講的----一個美國人用各個國家的人的飲料拼出新的飲料一樣。不過外國人能夠拍出這種電影,也難能可貴,值得肯定的,如果中國人拍出這種電影,肯定是沒有人看的!
仔細品味,故事的哲理味道還是挺濃的,而且還是中國傳統的道家哲學,沒有想到外國人拍中國的片子還能到這種程度,真是不可小視啊!雖然有點不倫不類,雖然顯得幼稚一點,雖然帶著拼湊的痕跡,但是難以掩飾其內在的哲學光芒!不用多說,這裡面有一些東西表達的少了,比如如何的用心,靠食物真的能引發波的興趣嗎?比如:悟到,真的能夠在悟到之後,功夫獲得飛速進步嗎?這些對於動畫而言,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我看了我還是會提出這些問題。當然,希望不會很多像熊貓波一樣的人----懶惰、貪婪又實在的人,看完這部電影以後自信心暴漲了,也去尋找自己的天賦,自己的機緣,自己的興趣,自己人生的轉折,我想動畫還是動畫,不要當真來就行了!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像波一樣的去努力很奮鬥,但是不要期望波一樣的成就,這個就好了,因為每一個人不可能這么幸運的碰到所有這么多機緣,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領悟波所領悟到的東西的。所以,老老實實的做事,如果你真的有一天領悟到波的境界,其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到達波的成就。
愿讀者洞悉!謝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