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罗盖特中国学习,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在老厂结晶糖岗位的时候,感觉从糖化过来的糖液必须进缓冲罐,然后再进结晶机,我认为,只要生产紧凑,可以直接进结晶机,不用进缓冲罐,由此,我总结出缓冲的原理,尽量取消缓冲量可节省成本。结果在新厂,一个反应釜的缓冲罐就是这样,一边打糖,一边注料,法国人用活的工艺注释活的理论,真是了不起。
在老厂,我看到不少生产事故,可是没有人把这些东西积累起来,以防这些再次发生。我就提了这些建议,可是没有人采纳。但是,在新厂这些生产事故都被总结出来,写成文件,然后作为上岗前的考核,我认为法国人做的也很了不起。
还有在老厂的氢化生产实践中,我们知道了反应釜连续进气可以改善物料混合的均匀程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可是老厂还是间歇性进气(可能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到了新厂以后,法国人就是用连续性进气提高物料混合均匀程度,而且把搅拌的转速降下来,省了不少电费,为了安全也把反应釜的压力降下来了,比理论上的氢化反应压力都低。我感觉法国人就是能把想到的很好的工艺变成现实,我想我们中国人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吧。
上班巡检,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吧。可是,我在罗盖特上班一年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培训,没有人告诉我。后来,我来到氢化以后,才慢慢的知道这个,然后,又把这个推广到重要设备的定期预检。但是,到了新厂,不但每次上班要巡检,而且有系统的管理文件规范,什么时候察看什么设备管道,什么时候查验各个记录仪的数据误差,什么时候试验急停,什么时候车间全面检查,什么时候检查重要设备等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原来我们很努力的做事情不如到新厂见识一下罗盖特的车间是怎么管理的.
我这么努力的在罗盖特连云港工作,没想到,我想像的完美的东西在罗盖特中国里全部实现,而且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真是很感慨啊!
罗盖特中国的工艺就是专业,一个阀门,一个泵,一个管道,一滴水,一滴糖保护的好好的,还有人家的备用理念和安全理念是发挥的淋漓尽致!罗盖特中国的车间管理也是很完善,这的确是70多年的工业积淀啊!不佩服不行!这些东西既让我感慨,又让我激动,能见到这种东西,的确很好,能学到不少东西!做事就是要有这种精神,看来西方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吹牛,的确是有实力.好好学习,将来前途无限!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