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姝然2012欧洲北京 |
分类: 姝然的旅行手记 |
在欧洲游荡的北京姑娘
姝然/图文
迷糊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刺眼,让我想脱离现在的一切。没有真实的活着,就像绚丽的人鱼,像鬼魅的吸血鬼。如果可以,我想不用这么努力地生活,一切都用来环游世界。活着,是空虚的相互见证。半透明的夜,月光很残忍。二月模棱两可,忽冷忽热,体会不到确定性的存在。想触摸的一切,还未呈现。时间很清晰,沉默是时间的自留地。他们在自留地里晃荡,没有一个路标。
酒馆里,离我不远处,一个人喝酒,另一个人抽烟,他们是一个世界。他们大声谈笑,被某种膨胀的现实充满。嗜酒的人说个不停,抽烟的人静静倾听。然后,喝酒的人不说了,抽烟的人抬起头、低下头、弹去烟灰、翘起二郎腿,他们相互注视,看清了两种表情的隔膜。两种不同的气泡相互充斥,相互完成。而这语言的间歇,注定无以为继,幻想被时间围困,反抗只能导致放逐。
书籍、电影、音乐、旅行、摄影这些东西可以很便当地让生命充盈起来,但是却无法帮你找个人一起看夕阳。相反的,它们本身还可能是一种障碍,让你长期卡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出不来。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只是在丰富你的个人感知。而感知越是丰富,人的情感也就越是细腻复杂。谁也不能轻易靠近。这是命中注定那样的事情,因为既然可以领悟世界上如此之多的美,也自然对什么是生活,自己应该如何存在有着更为苛刻的标准。
如果是在古代,一个人怀着这样的期待,如果又有那么一点智慧,多半会选择静默内省,尤其是当他生活在喧嚣的世界上时,沉默有助于内心世界的平衡。而在今天,这种内在平衡并不存在。人对自己的不完美不能释怀,也就不能放松对别人的要求。要觉查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似乎人人都那么觉得。没有人喜欢活在别人的批评和挑剔中,他们会远远逃离开去。所以,要么是你远远逃离别人,要么是别人四散而去。刚好两个人都站定不动,那真是很凑巧的事情。
生命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曾蛰伏在我们身边许多年,无数次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黑夜,就如云层后时隐时现的星辰。他唤醒了你贫瘠的精神王国,因为和他的突然交汇使你深感生命的庄严,以至于漫漫时空尽可忽略,恍若置身数个世纪轮回中,感知着与之几世相牵的深深情缘,感觉到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不是出于凡人的刻意努力,而是凭借神的导引。这种关系对于灵魂来说是如此珍贵,可遇不可求。
读了太多书,看了太多电影,听了太多音乐,走了太多旅程,拍了太多片子,因为这些经历使我成了一个有故事的人。而更多人一听到有故事的人这几个字,瞬间联想的是爱情经历丰富,或者上床经历丰富。这样的误解不是他们的错,错的是这个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不沾染点桃色绯闻,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掰持清楚,有故事的人或有桃色故事的人的区别。时光最终会把一切当初貌似重要的东西全部都筛落去。看再多的书都是无用的,如果你没认真的体验生活;说再多的话也是无用的,千篇一律的书写只是在不停地用力地证明着你的平庸。
我就是我人生的时针,2012年唰一下就快过去两个月了,我似乎还未从2011年醒过来,迷糊着,闪躲着,我就是这样将我的人生梦想撞得粉碎,游离于世俗主流之外,神伤于午夜梦醒时分。我就是我不靠谱的人生的肇事者,在欧洲游荡的北京姑娘。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深深地不爱着我自己?(已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