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姝然迷上瘾梦之安魂曲 |
分类: 姝然的影视书评 |
国际十大禁片之《迷上瘾》
文/姝然
压抑的消沉、绝望的伤感、无奈的毁灭、血红的苍白、深黑的昏黄、暗灰的阴霾、局促的扭曲、激烈的仓皇、安详的迷乱。似乎怎么都找不出确切的词来形容全球十大禁片之六的《迷上瘾》这部电影。毒品,性,堕落。麻木而隐忍、没有疼痛的,沐浴在假想的美好中,迷恋而身陷。
三个年青人梦想暴富,对生活没有一点方向感,在贫民区浑浑噩噩的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哈里爱上了同样有着毒瘾却梦想成为服装设计师的女主角马里昂。三个人的生活,在毒品的陪伴中肆意着自己的快乐。在泰伦的萌发下,三人决定贩毒,并因此赚了不少钱。
哈里的母亲很幸运的被一个电视节目选中,将会作为嘉宾参加一次电视直播,生活似乎又有了期待。于是,日子似乎看起来没有那么糟了。泰伦可以和黑人美女尽情做爱;哈里给母亲换了台大彩电;马里昂更努力去设计服装并准备参加进修;哈里的母亲开始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这种期待开始使生活向一个扭曲的方向行进。哈里的母亲因为身体发福穿不上年轻时给她带来目光聚焦的红色礼服,决定减肥,并开始吃一种很强烈的迷幻药。而三个人贩毒,越来越铤而走险。最终,因为过量,哈里的母亲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幻觉,神智也开始不清。最终患了精神病,进了精神病院。
《迷上瘾》又名梦之安魂曲它是描写混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影片,但是它描写的对象,不仅仅是青年,也包括老年人等组成的社会边缘群体,这使它对社会的针砭更广泛和深刻有力。另外它阴郁的氛围,始终充斥着某种恐慌和无法表述的忧虑,这些都和那些调侃型的小病小痛的另类电影有很大的区别。它拒绝调侃和黑色幽默,原因是这些都不足以引起人们足够的痛感。作为颠覆传统的电影,它的颠覆性表现在它置疑了人类的希望与沉迷这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期待与欲望的沉迷是危险的,犹如沉迷于毒品一样。它牵涉的是三种交叉的矛盾问题: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清醒与沉迷的矛盾、肉体与精神的矛盾。
一种情况,他们认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并沉迷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忘记了现实,直至失去一切。期望促使梦想的幻觉膨胀与飞升,但是往往只消卜的一声,梦想和幻觉都通通消失;另一种情况,追求无止境的身体享受,以为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其实是在付出身体与尊严的代价交换微不足道的物件。可是在交换的瞬间,我们已然忘记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是破碎的,只为着另外一些破碎而存在。”
《迷上瘾》没有让我觉得变态,恶心,残暴,反而有一点迷幻和堕落的浪漫美感。不像《地狱解剖》般充斥着大量性的描写,甚至令人呕吐;也不像《索多玛的120天》弥漫着恶俗,卑贱,讽刺人性的扭曲思想;更不是《变态杀人狂》等透出一股浓烈的血腥味。这部片大概是因为其敏感,真实却又迷幻地表现吸毒者的生活状态而被禁。
哈里注射毒品导致手臂溃烂,躺在病床上接受截肢;哈里的母亲精神失常被送去医院治疗,并作为实验者接受一种刺激大脑的新型疗法;没有了金钱支撑的马里昂去性PATTY出卖自己的肉体;泰伦被抓入监狱从事沉重的工作。当最后,锯齿截肢,机器轰击大脑,激烈的交合,铁锹用力铲物,在同一时间不停穿插变幻出现在镜头中,这种振动产生的冲击力一下子将我的思维打散直到麻木。于是,忘了什么是生活。忘了什么是人性。忘了什么是存在。空白的空间与时间。以及安静下来后,病床上哭泣的哈里,医院过道上眼神呆滞的母亲,抱着毒品产生些许温暖的马里昂,不断呕吐的泰伦。
“
他们怀抱着希望和梦想沉沉睡去,用蜷伏于母体中的姿态,继续祭奉那些梦想,沉迷于虚幻的美好中,而所有的美好,也只有在梦中延续与终结。于是我看到结尾,泰伦蜷缩在牢房床上进入梦乡,他想起了小时候与母亲的对话:“我以后要做大人物”;“你不一定要做大人物,只要做妈妈的好孩子。”做个好孩子,这个愿望也许永远落空了,最后他在昏睡中又见到了母亲。母亲也终于看到了梦的结尾:容光焕发的她在电视节目中见到了依然健康的儿子,梦结束了,悲剧也落幕了,生命还在,却散发着绝望和死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