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谢幕】春华秋实与星光璀璨——序诗人作家赵仕主编的《五常散文逊
(2020-03-27 12:43:57)
标签:
【序】 |
分类: 【序·跋·后记】 |
春华秋实与星光璀璨
——序诗人作家赵仕主编的《五常散文选》
谢 幕
(一)
给五常诗人、作家的作品作序,这还是第一次。
戊戌年十月初九(2018年11月16日),突然接到五常市作协主席赵仕先生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主编了一部《五常散文选》,已排完版并已三校完毕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说请在我百忙之中给写一篇序言。并说,稿子已发到我的信箱里了。
认识五常诗人作家,有过交往并较熟悉的有赵仕、沈启林和左远红。当然,也与郭寺戈、魏凤莲、纪成等,在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开会时见过面。
与左远红相识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们参加过“北方文友学社”,并且还在尚志、双城举办过两次大型笔会,影响很大,印象很深。我读过她的一部诗集《跋涉的心》。听说以后她又出版了多部作品。
与沈启林相识于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会议三天住在宾馆,会下我们多有交谈,会后,他曾多次邀我去游凤凰山。可惜,一晃儿几年过去了,直到今日也未有机会去游凤凰山。
与赵仕相识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第一期“哈尔滨市宣传文化艺术人才培训班”,那是2016年3月28日至4月1日,共五天住在“蓝天宾馆”,除听课外,还参观了“黑龙江动漫基地”和“日军侵华‘731’罪证展馆”,每天课后,多有交流,有相逢恨晚之感,后又在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开会时,多次相见,因为他是五常市作家协会主席,五常又隶属于哈尔滨,每次开会,他必到场,虽然会议并不是很多,但我们都十分珍惜开会时见面的机会,拥抱、握手、倾心交谈。他也曾多次邀我去五常游凤凰山,可我这几年一直是写长篇,而且是一部接一部地写,所以,还没有抽出几日时间来,放松一下自己,我想明年吧,争取给自己放几天假,争取去游一次凤凰山,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计划而己。
我对五常有着特别的偏爱,不仅仅是大米好,更重要的是人好。
可读五常市诗人作家的作品,除左远红的一部诗集和赵仕的一些诗词外,其他的作品,这还是第一次。
在目录上,我看到了耀眼夺目的星光璀璨。
读其作品,让人感到春华秋实的硕果累累。
(二)
本部散文集共分三辑,总计109篇,即:
春华秋实:选录了赵仕(4篇)、王丛军(4篇)、李中富(2篇)、布光达(5篇)、刘瑞山(3篇)、郭寺戈(4篇)、魏凤莲(1篇)、刘立红(4篇)、董显学(2篇)等9位诗人、作家的作品29篇。
星光璀璨:选录了刘焰(4篇)、高俊岭(2篇)、于秀英(10篇)、齐志忠(1篇)、沈启林(3篇)、田伟(3篇)、黄彪(1篇)、许洪君(4篇)、杨李梅(2篇)、修国强(3篇)、于志才(1篇)、董香彦(2篇)、赵兴杰(1篇)、王清武(3篇)、傅亚东(2篇)、蒋志(3篇)、姚国忠(1篇)、钟长荣(3篇)、关向晨(3 篇)、周万常(1篇)、米玉兰(1篇)、刘惠忠(1篇)、刘耀勋(1篇)、杜国晨(1篇)、杨菊丰(1篇)、李晓雅(3篇)、王艳玲(3篇)等27位诗人、作家的作品64篇。
文苑奇葩:选录了宫燕(8篇)、纪成(2篇)、左远红(3篇)、任家范(3篇)等4位诗人、作家的作品16篇。
一个地域,这么一下子就集结了四十位诗人作家的作品,可谓是星光璀璨、春华秋实。作为一个缩影,窥一斑而知全豹,让人感动,作为检阅,可谓,踏着坚实的步伐,昂首阔步而来,你们的队伍向太阳,五常的人才济济,创作队伍整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成为像凤凰山一样的地域名片,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瞩目。
读过左远红很多诗,除一部诗集外,还也零星读过许多诗,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读她的散文还是第一次,透过字里行间,读到了她情感的另一面。
诗人、作家宫燕的名字并不陌生,以前读过她的诗,只是未曾谋面,她是五常市首届作协主席,中国铁路文联作协理事。《人民铁道报》曾以《宫燕:北方文坛上的一片雪花》为题,报导过她的创作。她的散文《做完了女儿,就做好母亲》说出了作为女人,在不同时期的角色和责任,意识和情感,令人感动,值得一读和珍存。
沈启林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读,虽然会后,多有交流,也只是电话、短信问候,在节假日时还短信相互赠诗,这话得说是几年前的事了。后因我创作紧张而无暇看手机,也就少有往来,偶有电话问候。这次读到他的作品,感到很亲切,仿佛又回到了省作协作代会那几个夜晚的情感交流。他的《笤帚疙瘩》和《芦花母鸡》写得乡村气息浓郁,读后,仿佛置身其中,那个环境和那种情感。
刘惠忠是这部散文集中的长者,1944年生于五常,195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著有《荷角集》,选入本集的散文《游鸽子窝公园》,写出了一地一景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渊源,文化气息浓厚,浮想联翩的历史钩沉和现实的现场交相辉映,情景交融。
黄彪,朝鲜族,1966年高中毕业,后读函授本科,五常朝鲜族师范学校副校长,先后被聘为高校讲师、副教授、教授。出版作品十余部,他的教师生涯也离不开写作,曾出版了《老顽童诗稿续》、《我的第一》、《闲侃人生》等,翻译《英语尖子生是小学时打造的》,主编了《五常朝鲜民族志》。黑龙江新闻于2002年4月24日头版以《哈尔滨朝鲜族师范教师黄彪教授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位朝鲜族教授》进行了报道。在本集所收编的这篇散文《我钟爱的教师职业》,则是他的生命历程的写照和灵魂深处的感慨与感悟。
于秀英是被这部散文集选录作品最多的一位,选了10篇。她1988年大学生毕业,2005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创作,涉猎多种文体。著有长篇小说《梦断倾城》和《摇曳的牵牛花》等。在本部散文集中,她的《静夜,为你点一盏心灯》、《靠近你,温暖我》、《今夜,我把相思归集成泪》都写的情深意切,如照在灵魂深处的一盏灯,给人以诸多的人生思考和温暖。
刘焰是“星光璀璨”栏目的首位,她1977年生于五常,现为中学教师。五常市作家协会小说专业委员会主任。2016年出版作品合集《只为花开》。选在本集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则说出读书的重要性和行路的必要性,读书的方法和技巧,耐性和习惯等。而《随遇而安》则写出了一种情感和状态,她说随遇而安,要随意而动,恰似太极,刚柔并进,顺其自然是核心,是生活中一种真意,给人以诸多的启示。
(三)
在“春华秋实”栏目里,共选录了九位的29篇作品。
刘立红的散文,是在这部选集中极具个性的一位,从语言叙述方式到架构的独特,从内容的选择方向到意识呈现的匠心,都给人以别裁的感觉,虽然,只有四篇,却均有特色。刘立红在一篇《永夜月同孤》中写道:
“……女人的幸福是什么?藏在眼泪中吗?烛花一点点伸长,慢慢地向一侧弯曲,一点点,一点点,但仍倔强地挺立着,最后,还是折了过来,却仍不甘失败地挣扎,挣扎不过也几乎要扣到了烛捻的根部了。突然就大段地垂下来,弯在那里不动了。烫坏了一大块高起的烛壁,盏中存满的烛油就大量俯冲下来,在烛身上凝结成一片,从上到下,殷红殷红的,似一腔热血。这又像不像女强人的一生呢?女人本来就不是冲锋陷阵的体质,硬要强撑一片天空,如男人般拼命工作,又要做男人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持家、育子、相夫,巴望着成为那个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呕心沥血,身心俱疲,还艰难地坚持着,绷不住时,半壁江山顷刻便荡然无存。
该恨谁呢?自己吗?命吗?社会吗……”
这是写蜡烛吗?是!分明也不是!你看这写得多么巧妙,借物寓人,借景抒情,语言大胆而顺畅,情绪饱满而真挚,犹如小溪静静的流淌,恰似内心剖白,入木三分。如果刘立红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如何能写出这么好的文字,真是沁人心脾而畅然,感动肺腑而难忘。而她的散文《细雨的祝福,温润绵长》、《且共从容》和《花开有声》也都值得一读,再读或再品之。
作家赵仕用一篇散文《这条小路通向哪里》作为这部文集的首篇,可谓用心良苦,他是用一个“大大”的“问”,开启了一部书的序言。他在问谁,问你吗?问她还是问自己?这是一段情感的回忆,乡村的路走着情感意识和理想的意志,没有人告知他如何走,他曾走过遗憾,也走过欣慰,他曾走过伤感,也走过幸福,他走过春夏秋冬,也走过酸甜苦辣,一篇自述式的散文,给人以诸多的感慨与感悟,给人以更多的启示与启迪。
在赵仕的《游览凤凰山》一文中,我总算“游览”一次凤凰山了。散文写得很美,那朵云雾,那种巍峨,那个栈道,那眼神泉,那高山上的奇桦、偃松、崖柳、石海构成的景观,以及长在林中的山珍异草,特别那个大峡谷都让人着迷,那么,就先在赵仕的文字中陶醉一次吧。待以后有机会再如临其境了。
作为五常市作协主席,赵仕致力于五常的文学发展事业,从亲自带头到组织实施,并着力给五常文学爱好者搭介更好更多更大的展示平台,他做得无怨无,心甘情愿,他是将五常的文学事业当成一份责任。这次,他又用一个实际行动,立起了一座里程碑。其实,只要耕耘,就会有收获;只要努力,就不后悔。我说要走好自己的路,作为写作者,写作才是唯一的道理。
可以说,这部散文集,是五常文坛又一次集体亮相和检阅。而五常的诸位却以真才实学,不仅是对五常的一个交待,也是向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一次汇报,这是不小的成绩,值得庆贺!
其实,走进这部集中的每个人,都是一首歌,都有各自的故事和心声,你们用笔写出了你们自己的理解、感慨和感悟。
我们读到了,也深受感动,从中得到了启示,感谢你们,五常的诗朋文友,在这顿文化盛宴中,我们可以倾心而谈,心有灵犀了。
此为序。
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