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密的雾,是否该取消皇后镇之旅?
稍做迟疑,想到一周前预定到最后一间房时的欣喜,以及漫长一周的期待,还是踩下了油门,直奔怀柔方向。
上了六环后,发现受大雾的影响,能见度不是很好,尤其是过了京承高速进口后,更是雾气弥漫。虽然此时车里许巍的哼唱和窗外掠过的绿色,让猫头轻松并且兴奋着,可是想到京密路的拥堵和盘山路上的浓雾,我还是有些担心。
京密路虽不是很通畅,但是比我预期要好一些,到雁栖环岛后,我们沿着皇后镇度假村的路标前行。车子逐渐少了起来,我也就开始胡乱的联想:之前听说过新西兰有一个皇后镇,不知道这个皇后镇是否是那个皇后镇的克隆版?当年慈禧西逃时歇过的镇,怎么没改名叫皇后镇?不对,慈禧住过的镇那得叫太后镇,或者叫老佛爷镇也行,说到老佛爷,我又想起了前些年有家倒闭的商厦叫老福爷。。。呵呵。。。

猫头的惊呼将我从无头绪的联想带回现实中,原来车子驶入山区,公路两侧的景色愈发迷人,细草微风,碧山薄雾,仅出怀柔没多远,我们便把车驶入了一幅中国山水画。其实,这样的山间公路我们走过好多次,今天却觉得群山格外的秀丽。是因为今天是雾里看山,感觉就有所不同吗?猫头提醒了我,其实是因为我放缓车速,细心留意的缘故。想想的确如此,每次出行,心中只想尽快到达目的地,路上都在思索如何超越前车,又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后车的动向,偶尔打开车窗呼吸清新的空气已经是巨大的收获,哪还顾得上身边的风景呢!
出怀柔大约15公里后,看到路边好多骑马的人,附近烟气缭绕,是许多烧烤摊,炉上烤的大多是玉米,香气扑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山吧”,停车场密密麻麻的停车和里面鼎沸的人声告诉我,这里果然名不虚传。再往前走不远处,又看到“那里”的招牌,里面热闹亦如山吧,本想停下考察一下,无奈没有停车的地方,只好将山吧的喧嚣和那里的风情抛在车后,待回程时光顾了。
再往前走,人烟更加稀少,前后连车也见不到了。雾越来越浓,S形的弯道越来越多,狭窄的公路被浓雾笼罩着,而外侧就是悬崖。猫头不时在身边惊叹车外的景象,我却只能全神贯注开车。终于,在一小段稍微开阔的路上,我偷空看了看外面,风景果然不同,阴雨天进山常见的景象是云雾缭绕难见峰颠,而此刻却是雾压碧山,只能见到隐约浮出的山顶,却找不见山在哪里。心中暗想此景只有我们两个人分享,留在山下的游客却不能领略山上的风光,不禁替他们扼腕!
车速的加快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在下山,经过一个古朴的村庄,说到古朴大概是因为此村没有农家饭,山野菜一类的招牌,是个典型贫瘠的山村,这样的村子在怀柔可不多见。
出村后猫头又提出不知已是第几次疑问:“怎么还没到啊”?她原以为怀柔嘛!很近的地方,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而现在已经走了两个半钟头,此程的遥远的确出乎她的意料。
我却嗅到了小镇的味道,不是根据时间推算,而是根据这里的地形和地势,山间的开阔地带是依山造镇的好位置。果然,前行不远,在路的尽头看到了皇后镇的影子。带着结束路程的轻松,即将见到小镇模样的好奇,和急需填饱的肚子,我们驶进了小镇的大门。
停车后被指引前台办理入住,前台接待厅简洁干净,接待人员也比较热情,但是中国乡镇式的气质还是弥漫在屋内布局摆设,接待厅内闲杂人等的言谈打扮,以及接待小姐质朴的笑脸上。
瘪瘪的肚子告诉我们现在不是饱眼福而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了,于是我们一路奔向餐厅。虽然外面窗明几净颇为现代,但是餐厅里面的水泥地面和铺着塑料布的餐桌,菜单上简单的农家菜,都说明这里和路边的农家菜馆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饿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在饱餐一顿后,我们对那道蘑菇多肉少,又香浓可口的栗树菇炒肉赞叹不已,又对这样美丽的小镇却缺少一间有情调的西餐馆发表一番评议后离开了。
饱餐之后开始仔细端详起这座速成的小镇。小镇是依山而建,错落向上散布着木屋和别墅。木屋的造型很现代也很别致,非常惹眼,让我一下想到“长城脚下的公社”,那个惹人非议的实验性建筑作品。建筑的美既包括本身的精雕细凿,也需要与环境达成协调统一,靠视觉的冲击和颠覆而确立的是风格,风格是一种美,但不一定是经典,而经典就一定会被传承,紫禁城附近那个巨大耀眼的“蛋”,不知是否如周庄、平遥那样传世不休。
说的有点远了,现在回到小镇。这个小镇正是一种现代简约风格与中国式山景的结合,不能说它是最合适的,但却是非常独特的,有着童话般的梦幻气质,这种充满人本色彩的建筑,在北京的郊外绝对是屈指可数。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搭配上背后的翠山,以及满院的果树,有一种怡人的风情,如果再加一些水的灵动,将会凭添许多妩媚。依据它的海拔和地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我感觉到秋季天高云淡时,这里景色应该是最美。
小镇的地形和布局经饭后散步浏览,基本掌握后,我们跑到休闲区的八卦阵里考察起了自己的智商,最后我的结论就是:我们两人都有能力靠自己瞎走逃脱迷阵,并且经爬上墙仔细观察八卦阵的构造后,依然靠自己瞎走逃脱迷阵。
累了,大梨树下的两张吊床正是合适休息的地方。翻几页书,望望阴郁的天空,云中如月的太阳,好不容易露出身影,又迅速被乌云吞噬掉了。吊床不远处熟透的山杏,啪啦的掉在地上,以为是刚过去的大松鼠在搞怪。一阵微风拂过,又有东西陆续从高处落下,仔细看,原来是未熟的小梨跟着凑热闹。就这样在群山,小镇、大梨树和散落在草地里的蒲公英花的的怀抱中,悠然自得地做我的庄周蝴蝶梦。
冰冷的山风吹醒了蝴蝶梦后,我们起身沿小镇四周散步,无意中发现一个小铁门,门外一条山径通往后山。山路有些泥泞,沿着山路上行,野花越来越多,一簇一簇,香气逼人,有一种蓝色的野花娇艳欲滴,妖媚之气更盛“蓝色妖姬”。与虫叫鸟鸣相伴的,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我们俩的脚步声,大概这条山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攀登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此时这座山就应该是专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山了。登高后观望皇后镇正对的山峰,已不是秀丽可言,而是风鬟雾鬓,看起来还真有如皇后般丰姿绰约,沾了皇后镇的光,不如就此改名叫皇后山算了。
晚饭后我们来到了怀旧广场,想看看是否有老电影播放,结果老电影没看到,倒是看到了好多人在烧烤,火光映照,热闹非常。这里的烤箱和炭由度假村提供,省却了自带的麻烦。到处弥漫的香气让我们坚定了下次带着螃蟹、扇贝、韭菜等东西到来的信心,因为这些东西别人想不到,我们带来只有馋别人的份了。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突然夜空被照亮,原来是有人在放烟火,绚丽多资,犹如天女散花。猫头站在独木桥上以烟花做背景,在我给她拍照的一刻,突然想起了六年前的北海银滩,绚烂的银花衬托着一张灿烂的笑脸,如今那笑意一如六年前一般甜蜜。这里果然不愧是怀旧广场,不自觉就被整怀旧了。
回房的路上,我去餐厅定了一条虹鳟鱼,若干羊肉串,这里的烧烤虽然品种少,但还是可圈可点,我在晚饭时已经试吃过了。当我端着鱼、肉串和啤酒推开房门,迎接我的是猫头和摄相机。虽说我嘴馋了点儿,晚饭至今时间间隔也是短了点儿,也不必为我曝光嘛!找出我们自带的红酒,可惜没带红酒杯,只好用纸杯替代,轻轻晃动杯子,闻一下酒香再入口也别具一格。酒香鱼更香,闻起来就让人按耐不住了,赶紧尝一口,外焦里嫩,味道不错!
猫头爱吃鱼喝红酒,我更爱吃肉喝啤酒。
凉爽的夏夜,美食、美酒,这样的夜晚不禁让我们陶醉!
离开小镇是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离开前我仔细看了看昨天雾里迷离如皇后般的玉峰,已是风轻雾散,翠衣俏扮,又回复了她的秀丽端庄。于是我带着两个不明来历和一个被蜘蛛咬的,共计三个红疙瘩,和心满意足的老婆驶出大门,将这没来过皇后的皇后镇抛在了车后。
“那里”这个名字有些禅意,而“山吧”听起来颇有豪气。当看过“山吧”满山带着树皮的木屋和光膀子吃饭喝茶的“梁山好汉”,我们决定午饭在显得优雅一些的“那里”解决了。在“那里”吃东西是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吃的东西非常丰富,就餐的环境也和城里相差无几,就是温度明显要比山里高的多,吃完饭散步的工夫我已经汗流颊背了,但是我们发现了好地方,就是建在山上的别墅,走近看时,我一下就想到了上海的石库门,深沉而又神秘。别墅门口的1949或者2003的门牌就让人想起了影片《2046》,虽然没看过这部电影,想到王家卫就联想到幽闭和晦涩,所以这些建筑在陡峭山路边深沉幽闭的别墅,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它们的诱惑,在离开的一刻,就知道有一天我们会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