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

(2008-06-18 18:13:26)
标签:

余卓成

跳水

体育

“金牌大猜想”是凤凰卫视是逢周六播出的一档奥运节目,这档节目的内容比较娱乐化地对各项目进行解读分析,嘉宾通常有体育评论员、专业体育人、星相专家、易学大师等(余卓成、高姗姗、梁宏达、小王子、代学能),这期我参加的内容是:中国男子跳水奥运大猜想,一是传授跳水知识,而是对现况分析、三是对奥运猜想。
     跳板:跳板运动员对板的感觉非常的敏感,我们常规使用的比赛跳板是美国生产的也是国际泳联指定的跳板,每一块跳板的感觉和性能都有细微的变化,运动员通过试跳都能感觉到他的不同之处,例如:翘头、塌头、偏歪、软硬、新旧、反弹节奏等,我们通常在赛前适应训练时选择一块最适应的板比赛,在跳板上的节奏、软硬的感觉会随着你的身体兴奋程度、气温环境会有所变化。
    空间:我们的跳水池有室内和室外两种,场地的大小、室内室外的环境对运动员完成动作会有不同感觉,对空中目标、打开定位和入水点的掌握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运动员必须在赛前的训练中尽快适应找到准确的定位。我们常常看到在跳水池边会有水柱喷向水面,这是让水面产生波纹,让运动员在空中判断水面的距离,如果水面很平静,运动员在空中会直接看到池底对水面距离会产生误差,影响入水时间的控制。在高原环境上比赛运动员的空中感觉也会出现偏差。
   水:水的软硬度也同样重要也很敏感,有的运动员喜欢硬一点的水,压水花的效果和感觉会好一些,但手的冲击感很强,有的运动员手腕会容易发生疼痛。软一点的水,入水时身体会感觉很柔滑舒服,手腕冲击也没有那么明显。大赛水温根据规则会有相应的标准。
   光线:通常跳水馆的灯光和自然采光的设计会避免光线垂直和正面照射,运动员在的空中完成时如果头顶的光线太强烈会很耀眼影响看目标和打开定位。现在的灯光一般都会在房顶的两侧,比赛转播对室内的光照度明确的标准。
动作组别:根据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分为——

第1组——面对池向前跳水。

第2组——面对板(合)向后跳水。

第3组——面对池反身跳水。

第4组——面对板(台)向内跳水。

第5组——转体跳水。

第6组——臂立跳水(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

空中姿势:A(直体)、B(屈体)、C(抱膝)、D(自由式)

动作代码:每组跳水动作都有自己的号码,以表示动作组别和翻腾转体的周数。

1~4组动作的号码均采用3位数。第一个数代表动作组别;第二个数代表飞身动作(如果第二位数是“0”,则表示役有飞身动作);第三个数代表翻腾周数(以“1”为半周,“2”为一周,“3”为一周半,以此类推)。例如“201”,表示第二组动作:向后跳水翻转半周;“305”,表示第三组动作:反身翻腾两周半;“113”,表示向前飞身翻腾一周半。

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4位数。第一位数表示第5组(特指转体跳水);第二位数表示翻腾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第四位数表示转体周数,计算方法同前。例如:“5136”这个动作中,“5”表示第5组转体跳水,“1”表示用第1组向前跳水的方向完成翻腾转体,“3”表示翻腾一周半,“6”表示转体三周。再如“5337”这个动作,是指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第3组反身跳水方向完成翻腾转体,翻腾一周半,转体三周半。

第6组臂立动作也采用3位数。第一位数表示第6组(特指臂立跳水);第二位数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三位数表示翻腾周数(计算方法同上)。例如“614”动作中“6”表示第6组臂立跳水,“1”表示采用第一组向前跳水方向翻腾,“4”表示翻腾两周。再如“632”,是指第6组的臂立跳水动作,用反身跳水方向翻腾一周。

难度系数:动作难度系数是表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易程度。国际跳水竞赛规则为每一个跳水动作确定了相应的难度系数,它根据动作组别、竞赛项目(跳板、跳台)、器械高度、动作姿势和翻腾转体的周数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其数值。动作简单难度系数低;动作复杂难度系数高。例如:3米板103乙,难度系数为1.6。10米台307丙,难度系数为3.4。对于同一动作,因器械高度不同,难度系数也有区别。例如同是405丙,1米板的难度系数为3.0,3米板的难度系数为2.7。目前,国际跳水竞赛规则难度表上列出的最高难度动作是:3米板109丙和307丙及10米台109丙,难度系数均为3.5。
摄影:KOKO
 卓而天成 yzc.poco.cn 余卓成 diving 跳水

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凤凰卫视--金牌大猜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