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食物生态/每周阅读推荐:9月第一周

标签:
食品安全教育 |
分类: 闲话一箩筐 |
今夏帮忙看守桃花渡的姑姑姑父家装修常要回城,所以阿庆必须隔三差五往那里跑,住在乡下的日子多了起来。因有时连续住上四五天,跟有数的几家邻居也更加熟悉起来,对其相关的农事、养殖等也更加关注。
四月底的时候我种了几十棵玉米,比周边田地都种的早,现在,我们已经吃了多次煮玉米,那味道饱含着亲身劳作的辛苦因而显得更加香甜。我种的玉米相隔不到一米的栅栏外就是大片的农家玉米地,相形之下我的玉米秧如同丑小鸭,既没人家那么碧绿也没人家的那么高大,每个结出的玉米棒子更是小的可怜。究其原因,除了我的土地是第一年耕种没别人的土壤肥沃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至少使用了三次化肥,打过几次各类农药,所以人家的玉米棒子生虫的少得多。而我的玉米只施过两次买来的鸡粪从没打过一次农药。
我家院子后面是几家养猪户,今年猪肉价格维持在较高位置,他们也都得到了不错的收益,很为他们高兴,因为那其中的辛苦不了解的人是不能想象的。现在养猪场都是用买来的专用饲料喂养,吃这种饲料的小猪从出生到长成二百多斤的出栏猪只需五个多月的时间,生猪的价格越高养猪户就能拿出更多支出购买更好的饲料,猪也就长得越快。而如果给猪喂食传统的玉米面等饲料成长期最短也要一年多,无论出栏周期还是饲养成本都高出几倍。
我问过养猪户主人,为何不养一些吃传统饲料的猪呢?会很受欢迎的,人家问我“别人的猪肉卖13块一斤假如我的猪肉却卖20块一斤,您觉得会有人买吗?”我还真答不出。不过,我也反问了一句“如果有固定的销路你会养吗?”
再说各种蔬菜,无论黄瓜还是豆角茄子,使用化肥和农药的长的确实漂亮,产量也远大于使用传统农家肥。但是,我看到的现实是,所有农家自己食用的蔬菜都是跟我一样不会用任何化肥的。
我不知道一只猪五个月长成和一年多长成除口味外其它的区别还有什么,营养差别有多大?但是我知道在植物的生长不同阶段大量使用农药的话,根本不是我们洗菜前泡几分钟能分解的,那不过是心理安慰而已。
《千千阙歌》有不同的版本,梅艳芳演唱的《夕阳之歌》是其中一种,其生前绝唱似乎冥冥中有一种感应,最后一回首那一声再见,意义深远,至今看来感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