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1高考录取清北教育 |
分类: 坐井观天 |
今年教育主管部门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录取自主名额不能超过统招计划的5%。清华,北大,在2011北京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大幅减少的前提下依然能将提档线维持在650以上,阿庆深表质疑。提档线650以上,清北,你到底招了多少自主生?
已录取结束的提前批:
北外录取理科600以上30人,理论上650以上应不低于8人,清华小语种3人+人大小语种9人=12人,北大小语种11人,外交学院650以上不低于15人
港校:
港中文+城大=26人,港科技不低于35人,港大+港理工不低于30人
未录取但可推断:
人大理科提档线630,650以上应不低于35~40人
北师大提档线604,理论上650以上不低于15人
外经贸应不低于15~20人
北医不低于30人
中财不低于10人
北航不低于20人
上交大不低于20人
复旦不低于15人
浙大不低于13人
南大不低于8人
中科大不低于10人
北理工不低于5人
北邮不低于10人
其余南开、天大、上财、北外、同济、哈工大,等等合计不低于20人
以上分流650以上共363人
今年高考北京没有给出650以上人数,按10年推算自有可比性:10年650以上808人,今年600以上减少近千人,650以上按650人计差不多吧?
清华2011在京计划205,北大在京计划150,清北合计计划共355人
355+363=718人,650-718等于负68人
355人的5%等于18人,清北如果真的遵守了主管部门的规定,亏欠的至少50人从何而来?况且还未计算考试的高分生中已决定出国未报志愿的和已保送的人员。难道清北从火星上请的外援吗?
一个学生,12年积累;一个考生,至少一年的苦读;一个青年,在一年比一年严峻的清北招生形势下依然义无反顾。清华,北大,难道就是一年再一年的以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来游戏这些赤诚之心吗?
再呼吁清北,不是扩招,只要自主比例严控规范之内,几十个青年的热望将得以实现!
听听这声音,清北,你不心痛吗?!
“小语种也落榜了!北大,再见!(北京理科排名500名考生)。”
阿庆拜托大家转发!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