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生有压力,录取需谨慎

(2011-07-07 11:33:22)
标签:

2011

高考

录取

教育

分类: 闲话一箩筐

日前的“交复”论战掀开了大学招生中的幕后戏剧,其实在生源不断减少高校数量依然的状况下各类院校都存在着不同的招生压力。前些年的大幅扩招使得很多高校盲目追求大而综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千亿元人民币,短暂的似乎辉煌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处于越来越严峻的生源压力中。每到新学年开学季,各地火车站前广场举着招生牌子的民办院校拉生源的激烈不亚于簋街饭馆前的声声召唤。

 

当然,“穷人”有穷人的烦恼,但“富人”也并不是高枕无忧,对优质生源的渴求以及数量的紧缺使得“富人”间的竞争越来越少见斯文,各种明抛的绣球和私底的暗战让人眼花缭乱。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种惨烈竞争的苦果常常由考生吞食,长此以往受伤的将是高招中的每个利益体。一所高校的录取如果经常上蹿下跳让人无所适从,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被众人抛弃;而那些看似某个年份录取线没能占到前几的大学因其尊重考生利益的人性化招生政策,会得到社会、中学、学生及考生家长的认同。

 

在北京未能实行平行志愿的的状况下,呼唤一种更合理的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机制,比如高校二志愿录取名额的放宽、比如录取位置的区间规定,等等,只要肯想、肯做,方法不过是技术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今年,已经如此。呼吁更多高校录取时从考生利益和前途为立足点,以自身长远发展角度为出发点。招生有压力,录取需谨慎。

 

 

更多高招新闻链接:高考生今起可收录取通知书 小语种率先单独录取

 

 重重压力下的招生组:没有一所学校是干净的?

 

澳门大学三十而立 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