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志在四方——金城武出城计

标签:
2011高考志愿 |
分类: 志愿方略 |
昨晚模拟金城武留守京城的志愿方案,今晚挤点时间假设一下金城武出京城。高考志愿按照比例来算的话,来茶馆交流的留京占比更高。对于出京与留守,个人认识不同,按照孩子的意愿制定方案即可。阿庆在做模拟之前想多说几句这个话题。
主张留京的大多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如去外地以后回京工作会缺少人脉,二是各地气候习俗生活条件的差异担心孩子不适应。咱们先说人脉,什么是人脉?人脉是如何搭建起来的?我以为一个人人脉的宽窄只取决于一个因素,那就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这种能力大多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有意识培养和锻炼甚为重要。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个体在群体中的适应速度、深度及广度,而人格因素影响着以上三个度。
有句俗话大家都知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先父在我很小的时候给的一本书上把此话“篡改”为“行万里路破千卷书”,我想老爸的意思是希望女儿先见多然后才能识广,读书要求甚解吧。十八九岁的青年正是人格逐渐成熟的阶段,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独立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历练,即使想错做错,那也是他自己的成长。在外地大学求学,同院系同专业同居室的人群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习俗背景首先要求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平衡出现的各种差异,即考虑群体大众的感受又懂得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内心,对一个青年来说,是使他迅速成熟的催化剂。
环顾四周,我们有多少同事朋友来北京二十十几年,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呼朋唤友的游刃有余,我想,一个人如果大学时曾经有过异地求学的经历,会让他在任何地域的变换中都能快速融合,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比如在首经贸读书,身边90%以上都是北京孩子,确实容易相处,共同的东西更多。但是,差异,不是一个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吗?呵呵,也许,每个人对此的认识不同吧,没必要统一。
阿庆出去旅行,其实不看山也不看水,最感兴趣的是每个地方的“异”文化,逛逛当地的自由市场、跟大街上溜达的大爷大妈或大哥大姐们扯扯闲篇,其中丰富的内容太诱惑,了解了每个不同之后会由衷感叹,啊,原来还有这样,吽,原来还有那样。。。。
哈哈,又跑题了,快超八百字了!赶紧模拟金城武出城计!———
一批一:吉林大学,或四川大学,或湖南大学
一批二:a东北师范大学;b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二批一:南京审计学院或长春税务学院
方案制定思路~~~好男儿志在四方——金城武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