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加分推11加分影响
(2011-04-21 14:42:45)
标签:
高考志愿教育 |
分类: 志愿方略 |
我们做志愿方案时最困扰的问题还不是二志愿,二志愿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担心一志愿有失才导致的,一志愿的坚固程度不止取决于考生的成绩排名,跟当年的报考热度紧密相关。当然,报考人数事先不可预知,即使倒霉赶上了超级大年只能认运气不好,但是有些其它因素是提前明确的,只不过主管部门不想还是不愿公示而已。这些隐形的数字是蚕食考生排名位置导致一志愿失守的“元凶”之一。
1.确定志愿高校参照往年录取排名,但是往年排名和当年的一模排名不在一个基准之上,所做排名存在误差是必然的,只不过相对的误差大小之别。
比如去年一模,西城文科一模人数1500多,据比较可靠的传说至少比报名数少300人,其中有往届生也有应届生。那么,缺考一模的这些人到高考有多少就不参加了呢还是都参加?都参加的话给出的一模分数段还有意义吗?
2.高考排名是包含了所有考生和考生政策性加分后的顺序,但是一模给出的分数段分布是不带加分的,这其中的位次变化只能靠猜了。考试院的老爷们,您动动手点下鼠标,能在5月10号之前给个加分后的分数段吗?如果您日理万机忙不过来,我可以招募志愿者帮您来完成这个工作,捎带手擦桌子扫地,都中!
3.北京教委应在4月底之前公示当年考生成份比例,往届生数量、已获得保送的学生总数及区域占比、加分人数及各区占比,等。考生家长同意此提议的顶一下,我会尽快把邮件发给考试院。
2010年政策性加分情况汇总~~~~~~
最新发布:哈工大、北建工等二志愿问题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