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2010-07-15 14:36:26)
标签:

高考

杂谈

教育

分类: 闲话一箩筐

转贴阿庆去年的两篇文章————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

 

从昨天起,茶馆喜报频传,有早已成竹在胸的、有意外惊喜的、有“黄花鱼”溜边的,更有柳暗花明后的喜极而泣~~

 

阿庆恭喜被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和家长,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如愿以偿。

 

我想,已被录取的会有很多人一起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阿庆抽身,最想跟失守一志愿的孩子聊聊天。

 

阿庆知道你们此时的心情,并且这种失落感会很长时间都难以消退。大家可能看到了评论后面,凡是无缘一志愿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大多数我都没有回复。不是阿庆冷落你们,而是在这样的时刻,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虽然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并且从哪个角度说都可能产生误解。但在看了所有的评论之后,我有了急于和大家交流的冲动。

 

讲个常见的经历:在你等电梯的时候,电梯门在你面前打开,你看到里面已有很多人,你身边也站了很多人,这时你的想法是只要上了电梯就行。但等你进了电梯,发现它三层停、四层也停,并且人多挤着不舒服。这时你可能会想,还不如爬楼梯呢。

 

你看到这儿很奇怪吧?我够难受的了,说这些没用的干嘛?

 

当你没有进电梯之前,你一心想的就是能进去,你觉得那是最方便省力的,能够快速把你带到想到达的楼层。但进去之后发现,身边的人你不喜欢,空气也不好,走楼梯可能更适合自己。但这些感受是你之前能体会的吗?所有的事情只有在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明白。

 

坐电梯走楼梯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进了电梯发现不合适下次就改爬楼梯,爬楼梯太累下次就乘坐电梯。

 

大学也是这样,在没有进去之前,你看到的只是它的表层,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进去是否真的就能带你要达到的目的地呢?

 

一所学校,不管是清华还是北大还是港大还是哈佛,不是你走进去他就自然赋予你什么,而是要通过你自己的探索、发现、目标、努力,从这个大门里你才能取得一些收获,明确自己要走向哪里。

 

刚刚在评论栏看到这样一句话:真的,优秀孩子要么在香港被毁,要么在qhbd被毁,二者必居其一!其实我知道这是争论之时的气话,没有其它意思,只是想借用这句话表达我要表达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毁掉你,能毁你的只有你自己。或者说,只有你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两个人,一个走进了北工大的门,另一个走进了清华的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等一会儿他们出来的时候就大相径庭了吗?一个头罩佛光、一个灰头土脸?

 

决定他们出来形象的不在于那个门,而在于他们走进去各自干了什么。

 

记得几年前,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北大校长在当年毕业典礼讲话的摘选,题目记得很清楚:北大毕业等于零!阿庆万分赞同,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不断吸纳、不断总结、不断前进的漫长历程。不是四年所决定的。

 

阿庆平时赞成并常说一句话:昨天不如你、今天赶上你、明天超过你!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不在乎过程中的偶尔一步落后,人生是无数步构成的,一步节奏不对算得了什么?赶快调整继续前行就是了。

 

每个人的路都要自己摸索,不管坐电梯还是爬楼梯,都必须自己去经历。

 

有人可能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即使你走进了想进的门,即使你进去时可能连滚带爬,别人昂首挺胸。只要你目标明确、披荆斩棘、奋力前进,出门时你必定面带霞光,满怀激情向着下一站进发。

 

写完这些话的时候,一场大雨刚刚停止,难得的凉风微微袭来,想起了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http://www.f81.net/Article/UploadFiles/200801/20080116124308525.JPG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纠结于是否复读

 

每年到了这个阶段,复读这个谁都不愿面对的词就会不请自来。该面对的我们必须面对,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06年丫头高考后由于分数是否够线,我们心里没底,留作后路的港校当时已不是后路。所以,尽管丫头一贯的态度是坚决不复读,但当这种可能出现的时候,我咬牙跟丫头讨论了这个话题。

 

我问丫头:万一失守,你怎么打算的?真的出国吗?出国能申请到什么样的学校?跟复读的利弊之比?

 

丫头出乎意料的坚决:以前说的是气话,真要录不上只能复读,现在出国干什么?

 

我真的没想到孩子已慎重考虑过了,并有了自己的决定,我问:如果复读,两个选择,去人大附复读学校还是牛栏山关起来?(两个我已打听过的复读学校)

 

丫头:我去牛栏山。

 

这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母女谈话。本来我以为会很艰难,但懂事的丫头为了不让家长为难,已决定接受万一的结果。方案就这样在五分钟内定下来了,如果出现太难于接受的录取结果就选择复读。

 

对于复读,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这两天也有家长或考生本人来问我,我都没有仔细回复。因为这是太重大的问题,不能草草了事。

 

其实我的观点很简单:就两种情况———

 

1.不复读类:高考成绩距平时差距不大,只是因为志愿选择出了偏差导致失守,二志愿接收高校还可以。

 

  类似这种情况复读的必要性就不大。首先,今年志愿报了大热门,明年又如何保证报到冷门呢?现行的志愿选择方式就是撞大运似的赌博,谁能确保明年“赌”赢?

 

接收高校不错,用同样的时间去拼未知的东西不如拿这看得见的时间努力学习为以后做知识储备并寻找机会。

 

还有的只因为专业不理想就想复读是我比较反对的。现在的大学越来越人性化,专业并不是刚性的,可以有多次机会转换。比如大一的成绩绩点够规定就可以申请转换,另外还可以修二专业,也可以考研时转换。像学院路14所高校有可以通选的选修课,只要有心学习,专业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丫头本科纯理科类专业,读研已决定申请文化产业开发及国际文化交流类的专业,属于新闻学院。其实,本科修自然科学,修研换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管理等等都是不错的方式。大家熟悉的孙东东就是本科医、研法学院)

 

还有,专业兴趣问题。不知道大家的情况,就我的了解,很多考生在报专业时并没有明确的好恶。有的是家长代为选择,有的是选热门好就业的。所以,怎么还没学就知道肯定学不进去呢?丫头也是调剂的,并不喜欢也可以说不适合现在的专业,但在学了一段时间的时候,她说其实挺有意思的,即使已决定读研转换专业但还在努力学着,并且年年都拿奖学金。

 

2.复读:我的观点是委屈要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真是录取的高校实在不能接受(不能抹杀高校之间的确有差距),可以选择复读。我举个例子,可能不恰当啊:高考640分,成绩一直不错,因为志愿问题被XXX一般都没什么人听说过的地区性(还是偏远的)大学录取(这么举例真的不恰当,但没有更直接能说清的方式)。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选择复读,不必刻意回避复读造成终身遗憾。

 

复读没有预想的那么可怕,不过十个月时间而已,并且同样经历的孩子在一起,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但应注意两点:一是心理不稳定的孩子复读来年志愿要相应低报,减少他的心理压力。比如,平均成绩620分的可以包括北邮或北理工这样分数在580~590之间的适宜,即低30分以上。

 

二是慎选复读学校,不要光看宣传,最好跟选择的学校的学生了解一下。

 

好了,太罗嗦了。过些天的讨论会我会邀请有过复读后成功走进理想大学的家长回顾那一年的心路历程,希望能然大家从中得到自己的体会。 

 

 

茶馆公告:7月底左右,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主要内容:落榜后何去何从?复读?出国?以及今年高考得失总结研讨。欢迎有类似经历的学生和家长参与,传递自己的经验教训,我也会联络相关人士参与这次讨论。欢迎应届家长参与,需提前预报名,以方便按照人数预订场地。

 

另:有家长问录取考生家长能否参加?当然可以,也会有准大学生的相关话题。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明天的路是从明早的第一步开始/纠结于是否复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