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要走了”

(2010-06-19 11:51:27)
标签:

2010

毕业

教育

分类: 忽然感觉

“哥要走了”

毕业季,湖南农业大学一位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别出心裁地把“哥要走了”的“呐喊”写在被子上,并悬挂于阳台上,楼下现实版“跟帖”――“顶楼上”,被网友戏称为“被子哥”。

 

网友点评:

@青萍结绿:哥晒的不是被子,是寂寞。

@独来独往:要走了去哪里?毕业后是读研还是工作?人们在留恋、怀念中竞相从这里走向未知的那里!祝被子哥一路走好!

@今夕何夕: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哥换旧哥!

 

昨夜在阁老飘逸的天空家看到这个帖子,当时眼泪几乎冲出来。对于我,毕业,那种情怀早已远去,涌到胸腔的肯定不是当初的分离。同学,同室,你上下铺的兄弟,那种朝夕与共悲喜同担的情谊;同学,同社团,你混衣装诉私语的姐妹,那种一举一动间无需眼神的默契;同学,师长,那种由衷的指引默默的扶持,那无处不在洋溢的关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在那样一种思绪里,在弥漫空气中飘逸的味道里,混合成一种情绪———“哥要走了”

 

前些日子阿庆常常心怀怨气,女儿就是再独立总是千山万水间的距离,但丫头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才难舍难分,即使现在的此刻人家依然逗留在校园里。看了上面写在被子上的帖子、下面写在床单上的跟帖,阿庆忽然理解了那些说不清的东西,那些东西里包含的不止同学间即将或已经出现的职业地理等的距离,更有一段青春岁月的远去。跟父母家人虽也分离但有一辈子分割不断的联系,同学之间却可能几年几十年再没机会相聚。

 

想起一次丫头在家上校内网,阿庆死皮赖脸要看她几个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同班同学的页面,在一个从一年级就被阿庆叫做小胖子的男生网页的特别好友栏看到这样的一个个描述:“除父母之外最亲的人(不是女朋友)”;“啥都不用说了”;“啥都跟他说了”;“啥都跟我说了”;“不用说他妈的啥了”......这些简单通俗的字眼里包涵的不能再纯粹的东西让阿庆这个观者心中都是温暖。

 

昨晚丫头打电话把今天的回家又改了,在成电上大学的中学同学昨天特意赶回北京,阿庆想起了寒假时丫头与另一同学去探视因打球骨折手术的这个同学时他的抱怨“你们都TMD不仗义,爷好不容易从成都快熬回来了你们又都滚蛋了,都滚吧!”更想起了丫头说起的在香港上学的同学假期回北京时“顺路”去成都相聚......

 

这就是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同学之谊吧。所以,阿庆每接到丫头的电话都会主动表白“你先忙你的事吧,临走留两天回家我帮你检查看缺什么再买都来得及。”所以,丫头有一天在家时跟阿庆畅想“你春节去看我吧,顺便还能去看看TY、ZYC、LM...,”我问“他们几个都离你那里很近吧?”丫头说“不近,跟你从北京去趟新疆差不多。”!“你既然去了就都看看她们呗,TY最爱吃你做的茶鸡蛋,夸你是做茶鸡蛋的天才。”阿庆倒是得到了一点安慰,去了美国还能找到短期岗位,多煮点茶鸡蛋说不定挣回不少美刀呐!

 

 

链接去年此时的博文———

 

         高考经历的那些日子(十五):那些离别的日子

 

 

                                 凤凰花开的路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