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0高考北京教育 |
分类: 信息汇编 |
试卷首现阅读延伸题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首次出现的“阅读延伸题”有两道,一篇是柳宗元的《宋清传》,从文中举例,谈他为什么经营上有长远眼光,结合当前现实谈对他经营理念的认识和感受。另一篇给出的材料是季羡林的《海棠花》,写的是思乡的情绪。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中“距离”的认识。
北京八中语文高级教师马一平介绍,在平时的训练中,考生对阅读延伸题这一新题型训练充分。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案的个性化较强,但又不能脱离文章,天马行空地乱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和才华的基本理念。
对于新题型,大部分考生表示适应。三十五中一位女生表示,在复习时比较注重新题型的训练,有材料做铺垫,总体不算太难。
语文卷在古诗文默写中首次出现“6选4”的题目,尽管今年高考说明公布时曾明确表示不会出现选做题,但这道题目的出现多少让考生和老师觉得有点意外。
北京新干线学校副校长张恩勇表示,默写“6选4”是从6段古诗文默写中选出4段作答,考生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4段,从考生应考心理上降低了试题难度。试题有选择的余地,体现了北京新高考命题个性化、人文性的特点。命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用题目去难住考生,而是实实在在地考查考生的能力。
对于这样一道形式有所突破的考题,大部分考生表示接受。很多考生都顺利默写出了自己选中的4段古文。对于语文试卷的整体难度,考生都表示平稳适中,第一门考试结束,很多考生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过半考生喊太难
与上午的语文考试考生普遍感觉轻松不同,下午数学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走出考场时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记者随机采访的近20名考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考生表示数学试题太难。
北京新干线学校数学教研组专家表示,今年的数学考试呈现稳中求变的特点。试题出得比较有区分度。总体难度和计算量相比2009年有所增大。
今年北京卷依然还是六个核心模块,三角、立体几何、概率、倒数、解析、数列,这点与往年相比,区别不是很大。
与老高考试卷相比,今年新增了一些考点,比如考到了算术图、算法框图、复数运算等。这样的试题区分度,对基础比较好、学习比较扎实的考生是非常公平的。
重探索紧贴课改
“平稳中有创新。”谈及今年数学试卷的特点,北京市级骨干教师、北京八中教学处副主任王春辉给出这样的评价。尽管今年是北京新课程第一年高考,但试题并没有一味求稳,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大胆取舍,甚至一步到位,创新力度出乎多数人意料。
从这份试卷可以看到,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更关注考生的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这份试题对北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实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教师真正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自《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