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分分解

(2010-05-05 23:18:43)
标签:

2010

北京

高考

加分

教育

分类: 闲话一箩筐


加分分解
我要出门三天,周六晚回京。非常抱歉,有些家长朋友的志愿问题没来得及答复,今晚肯定没时间了,阿庆还没收拾行李,呵呵~~好在时间还有,周六晚回家后马上做作业,如果在外上网方便的话也会抽出时间尽量回复。敬请见谅。

加分分解
 

昨天费了好大劲把09年高考考生的各种加分总人数做一统计,但阿庆看着混在各种加分名目之间的少数民族考生,实在没有再数下去的勇气,怕俺的眼镜又得花银子重配,呵呵~~感谢自告奋勇的梦想童鞋,从昨晚到刚刚把北京市四个大区的少数民族加分一个个的挑出整理,现在阿庆手里已有了09年五个区的少数民族加分人数:东城539人、西城610人、海淀1393人、崇文168人、宣武384人,五个区共3094人。

 

昨天统计的其他类政策性加分人数共5652人,再加上少数民族加分人数(按已知这五个区推算其他剩余各区的少数民族加分人数应该在5000以内),这一万人的庞大加分队伍确实吓人。但是,依然是那句话: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下面阿庆尝试将这一万人按加分的成分做一分解———

 

    加分分解

 

一、市优干(20分):共1084人。市优干的组成都是应届生,并且是优干本身所在校成绩靠前的学生,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优干主要集中在中档以上分数段和高分段考生中。再看优干区域分布:三大教育区东西海分别是88、123、208,共539人,这539人绝大多数集中在550以上分数段,可能有280左右的人集中在590分分以上,有200左右可能集中在600分以上。我细看了一遍优干的学生分布,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多是重点校的,而是按照全区各校比例分散的,有不少的优干来自人们心目中的二类和三类校,还有一定比例的貌似中专等学校的学生,这些来源地的优干加分基本不会参与最高等级的竞争。

                                     加分分解

二、市三好(10分):共3055人。与上面优干一样的分解理念,市三好也多是本校的绩优生,但因各区各校之间教育水平和考生层次的分别,这些市三好所置身的分数层级也不相同。东西海等教育大区中的市重点校和区重点校的三好集中在550分以上的居多,并有一定比例集中在580分以上。同样,来自人们心目中的二类和三类校,还有一定比例的貌似中专等学校的学生和一些文艺体育类专业学校,这些来源地的三好加分绝对多数是不会参与550分以上甚至530以上的竞争的。

 

 加分分解

三、二级运动员(20分):共1157人。这些二级运动员中具备真正二级实力的一半都会参加体育特长生的招生,不具备二级水平的绝大多数的成绩也不会太高,起码高端竞争中少见这些身影。

                                   加分分解
             

四、少数民族(10分):按4800人计算吧。少数民族考生的分布区域是最广泛的,不以成绩论,比如宣武区就集中在几个学校中。我特意看了一下,市优干、市三好、单科优胜等高分段加分考生中又有少数民族加分的人数很少,说明少数民族加分考生对于高分段的影响不大,甚至有更多不会出现在本科一批甚至二批次的竞争中。

 加分分解

结论:看到一个去年的高招录取后其中的加分人数近4000人,也印证了上面的分解,说明总加分的一万人中只有不到40%是实际的加分使用者,或者说在某个分数等级的竞争中影响过(成绩差值=加分-1)竞争对手。

 

                                加分分解

再看今年。今年的考生减少了20%,复读生更比09年少得多,并且今年的评测标准更严,所以按09年推算的话,今年进入最后各成绩层级竞争的加分人数应该不会超过3000人,参与一本的加分人数不应该超过2000人,假设以一本录取17000人计,占比11.76%,即10个考生中约8.5人中有一个加分考生。

 

     加分分解

                       加分分解                 

 

                                                                      加分分解



               坏的不灵好的灵,孩子高考肯定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