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夜走过长安街
深夜走过长安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44
  • 关注人气:5,7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辛苦了! /  家长如何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

(2009-09-10 10:02:21)
标签:

教师节

家长

校园生活

教育

分类: 经验分享

                   一支歌曲播放几分钟,

                   一杯清茶品味几小时,

                   一件珍玩欣赏一年半载,

                   一句佳话流传几十年,

                   一位良师、益友,受惠终身、直到永远!

 

   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三期间,学校、老师、家长三方之间保持良好畅通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及时知晓升学政策的调整和学校具体的安排,包括各时间段的重要事项和家长应协助的工作。

 

                    家长如何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

 

  老师最怕两种家长:一种是从不来学校,对于孩子的事不闻不问,开完家长会即刻溜之;另一种是三天两头来学校,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这是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希望出现但概率却不小的状况。当然,大多数的家长是关心孩子的教育,也经常参与学校为父母举办的活动,而且是明理好沟通的。但是话说回来,怎样才是“从不来”和“三天两头来”之间的折衷平衡点?
  
  人际沟通本来就是一门作不完的学问,更何况为了孩子教育着想,父母和老师的沟通更显得重要。常听到老师说,家长很难沟通;也常听到父母说,老师很难沟通。如果只是彼此抱怨,对三方均无益。家长应主动谋求沟通之道,以便搭起顺畅沟通的桥梁。我们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下如何与老师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先给父母做一个小小的测验:
  
  一、在每一个新的学年,你是否主动去拜访孩子的老师
  
  二、你是否以请教专家的态度去拜访老师
  
  三、你是否提供老师一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资料
  
  四、你是否接纳老师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五、你是否理解老师的一些困难,包括牢骚在内
  
  六、你是否对老师一些作法表示支持
  
  七、你是否很少打断老师的话
  
  八、你是否专注的听老师的叙述
  
  九、你是否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十、你是否在谈话结束前感谢老师的辛劳
  
  以上十题中,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七个以上,相信你和老师的沟通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你回答“是”的在四到六个之间,你和老师的沟通似乎有点问题,回头看一看回答“否”的题目,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尊重是赢取合作之钥。如果你回答“是”的在三个以下,我想你得花更多的时间,诚实的面对自己:是放不下身段吗?是自认为懂得多吗?是防卫性过强吗?还是从没有和老师沟通的经验?除了拜访老师,与老师沟通之外,打电话与老师联系,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别常打,以免干扰到老师的私生活,打之前捋清思路、列出交流的主要点),而且别忘了多给老师一些支持肯定,即使有一些意见,也得把“批评夹在厚厚的赞美之间”。例如开始真诚的表示:“某某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某某人的家长,我常听到孩子谈到您的一些教法,我非常敬佩,真是非常谢谢您这么认真的教孩子,今天孩子回到家里,说他在学校里发生……(把事件长话短说),我想这问题得请教您,看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如何配合……”之后,耐心的倾听老师的说明,记住前述小测验中一些正向沟通的要领。
  
  有时孩子回家后,会说一些可能引起亲师误会或冲突的话,孩子也许无意说谎,可能是表达不够清楚(认知和语言正在发展之故),或者只说利于自己的一面之辞(不需责怪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或夸大了某些事实。切忌急躁愤怒,冲突只会误事,最好先打电话或拜访老师,把事情加以澄清。其实,大多数的事件在证实之后,通常都是些小事,不必过分在意.如果想更有效的增进亲师沟通,得抽空多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如亲职教育讲座、亲师会、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教学成果展览、运动会、园游会等。如有更多的心力,可主动协助推展教育工作,如许多学校的爱心妈妈,导护爸爸。这样不仅能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上的示范,都有深远的意义和效果。

   

   出差旅途当中,收到同事的短信,惭愧、感谢、再努力:

 

   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 ,上司应该成为下属最直接的老师。中国古代拜师学艺,心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隐忧,其实不然。从上司身上得到指导,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自身的素质、能力得到提高,不断进步成长,不亦乐乎!

 

   这是在提意见吧?俺也照方抓药发给俺的上司,把词改改,添上提示加薪的内容! 

   

    《好大一棵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