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夜走过长安街
深夜走过长安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44
  • 关注人气:5,7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高考”SAT

(2009-07-19 21:46:10)
标签:

留学

sat

教育

分类: 经验分享
     感谢我的朋友,同时也是09考生家长,前几天给阿庆提了非常及时的建议:
 
今天我们告别中国高考后走近SAT,认识一下美国“高考”
 
欲出国读本科,简单的说有两种方式:一是花钱找中介;二是参加美国“高考”SAT。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出现一个申请出国留学的高潮,但今年情况已开始发生变化,即高考之前北京就有近千名高三应届考生放弃了在国内高考转而报考SAT。
 
都是出国读本科,但渠道、方式、方法以及费用大不相同,还是简单的说:成绩不很好但不怕多花钱,委托中介办理:还是两种结果,一是直接进入某个大学,二是先进预科。
成绩好有机会申请奖学金:考SAT。考SAT还是有两种:一是自己运作;二是找专业的机构。
 
比如,我知道新东方有一种SAT一条龙式的SAT“生产线”,大约两个半月的时间,共4万多元,包括课程培训、报名、联系美国高校等等,都在其中了。当然这样的机构还有很多。
 
美国SAT考试介绍
 
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组织的 “学术水平测验考试”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SAT考试成绩被美国3600余所大学接受认可,同时也被加拿大所有大学接受认可。
 

SAT分为两部分,一是通用考试----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被称为SAT I;其他是单科考试-----专项测验(Subject Tests),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包括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被统称为SAT II。SAT I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每部分满分是800分,总分是2400分;SAT II每科满分为800分。绝大部分美国名校只要求中国留学申请人提供SAT I考试成绩即可,个别院校及专业要求申请人提供SAT II的单科考试成绩。

 

    SAT I考试成绩是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它对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的影响非常大。虽然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都要求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交SAT I成绩,但目前中国内地还没有开设SAT考试点,部分美国大学可以豁免中国学生的SAT 成绩。但名校通常坚持要学生提供SAT I成绩,否则不予录取。例如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坚持对外国学生没有例外,也必须提交SAT I成绩;加州大学系统的几个学校则规定来美上高中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学生必须提交SAT成绩,两年以下的学生可以豁免;麻省理工学院要求中国学生以申请研究生所需的GRE考试成绩代替SAT I成绩。中国高中生若仅有托福成绩,几乎不可能被美国前30名顶尖大学所录取,大部分美国名校要求中国留学申请人同时提供SAT I和TOEFL考试的成绩。

 

考试内容

    SAT I考试包括SAT I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和SAT II专项测验(Subject Tests)两个部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四十五分钟,题型为选择题及写作,主要测验考生的阅读、数学及写作能力,满分是2400分。SAT II(Subject Tests)时间一小时,大部分为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某一专业的知识。可选择的SAT II单科考试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包括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生应根据各专业和学校的要求报考。下面主要介绍SAT通用考试的考察重点:

 

数学 (Math section)

 

时间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分数

70分钟(分为两个25分钟和一个20分钟)

算术及应用题、代数及函数、几何及度量衡、数据分析、统计学及基础概率论

多项选择题和运算题

200-800

 

写作 (writing) 60分钟

 

时间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分数

60分钟

语法, 习惯用法和词汇选择

多项选择题 (35分钟.);写作 (25分钟)

200-800

 

   

阅读 (Critical Reading)

 

时间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分数

70分钟(分为两个25分钟和一个20分钟)

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完成句子和段落阅读理解

200-800

 

 

 

 

  

 

SAT考试与TOEFL考试之间有什么区别?

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由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主办的、为申请去北美国家上大学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提供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也就是说,要申请进入美国、加拿大攻读本科或研究生学位必须要考托福,去英国、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除外)和法国、德国等欧洲诸国留学的学员也一般参加托福考试。

    SAT考试主要针对美国的本科,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及获得奖学金的重要参考,是美国大学考察世界各国申请攻读美国本科学位高生中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和参照。

    简而言之,托福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而SAT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来自同一个朋友的提示:托福一般在国内考,但考的人多,得提早几个月报名。SAT在国内没考场,最方便也得到香港考,有人到韩国、日本、新加坡的

 

 

2009-2010年 SAT 考试时间及注册截止日期
发布日期:2009-06-05 
 
2009-2010
考试时间
考试
美国注册截止时间
国际注册截止时间
通常
逾期
(有逾期费)
早期
通常
2009年10月10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09年9月9日
2009年9月23日
2009年8月19日
2009年9月9日
2009年11月7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09年10月1日
2009年10月15日
2009年9月16日
2009年10月1日
2009年12月5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09年10月30日
2009年11月12日
2009年10月14日
2009年10月30日
2010年1月23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09年12月15日
2009年12月30日
2009年12月2日
2009年12月15日
2010年3月13日
只有SAT
2010年2月4日
2009年2月18日
没有
没有
2010年5月1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10年3月25日
2010年4月8日
2010年3月10日
2010年3月25日
2010年6月5日
SAT &
 Subject Tests
2010年4月29日
2010年5月13日
2010年4月14日
2010年4月29日
 
 
考生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1 . 由于宗教仪式原因不能参加周六考试的考生,可以参加周日的考试,通常设在每个周六考试日的当天之后的周日。为了避免和犹太假日Simchat Torah的冲突,10月10日的考试延期到10月18号周日进行。
2 . 只在11月份提供语言测试中的听力部分测试。
 
3 . QAS(Question-Answer Service) 服务时间在10月和1月中,只在周六提供;在周六,周日和以学校为单位的时间提供些服务的只在5月。
 
4 . SAS(Student Answer Service) 服务时间是QAS 不提供的时间,即:11月,12月,3月和6月,对于周日和以学校为单位参加考试的,服务时间是10月和1月。
 
在美国注册的注意事项:
1. 美国注册的截止日期适用于在美国参加考试的考生。
2. 美国的注册材料必须在截止日期前邮到。
3. 在3月13号,只有SAT 考试
 
 
国际学生注册的注意事项:
1.  国际注册截止日期适用于任何一个在美国之外参加考试的考生。
2.  申请国际注册的材料必须在注册截止日期之前收到。
3.  国际考试的考生没有逾期注册,网上和电话注册必须在上面表格的截止日期前完成。
4.  通过国际代表注册的学生必须在早期注册截止日期前上交学生的书面注册表和全部支付的收据。
5.  2009年3月13日 SAT 考试不提供给在美国之外的考生。
 
 

 


[ 报名方法 ]

报名参加SAT考试的方法:SAT考试需要网上报名。报名办法如下:
1. 办理一张国际通用信用卡用于支付费用;

2. 登录 http://www.collegeboard.com 网站,在网上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即可获得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就可以在SAT I首页上登录;

3. 信息填完后,第二次登录时,这些信息不会再出现,可以直接点击“new registration”进入即可。注册第一页选择考试类型、考点、年级(美国的12年级等于中国的高中三年级)等,点“continue”进入下一页面,选择考试时间。进入下一页面,选择是否接受ETS student answer service的服务;

4. 进入下一页,填将来想申请的4所学校,或者也可以不填,考后ETS可把SAT成绩免费寄送到这4所学校;

 


美国SAT考试将在2010年实行新制

 

 美国SAT考试的管理机构美国大学委员会于七月初表示,SAT将在两年内实行新制,多次参加考试的学生在报读大学时,可选择提交最好的一次成绩。


 
  据《星岛日报》报道,新政策将于2010年实行。

  多次参加SAT考试的考生届时需要通过网站或电话登记,确定是让自己申请的大学获得所有考试中的最好一次成绩、全部成绩还是部分成绩。而目前,考生历次考试无论成绩好坏,需全部呈交考生所申请的大学。此外,新规定要求考生只可选取单一次考试,而不是某次的数学部分、另一次写作部分的成绩,避免滥用制度。

  SAT高级副总裁谈到改制时称,考生一直希望可在分数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令自己不需面对过大的压力,新办法既迎合了考生诉求,又不会影响SAT的价值。

 

 

相关新闻报道————

 

SAT火爆 2009年成放弃高考的转折年

 

2009-07-16   来源:法制晚报
 
 
         美国SAT考试 猛增到1.5万人——— 培训机构暑假培训SAT 报名窗口围满人
  
  7月2日,记者看到多家培训机构报名大厅,挤满了前来报名参加SAT培训的学生。
  
  记者在大厅看到,十多个报名窗口前围满排队报名的学生,大概有两百人左右。每位学生手中几乎都清一色地抱着SAT真题、模拟题等厚厚的备考用书。
  
  据正在给学生登记报名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暑期已到,许多学生利用假期报班学习,以便赶在年底之前参加SAT考试,然后再向美国大学递交申请。
  
  据介绍,高考结束之后的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一二百人来报SAT培训班。即使在非周末期间,人数也不会少。
  
  首期SAT培训班 仅招来数十名学员

        SAT的流行大约只是几年前的事。
  
  在北京最早推广SAT培训的新东方留学专家周容清楚地记得,她在2004年推出这项培训时,“招生很是费劲”,因为当时知道SAT的中国学生甚少,多数人主要还是通过考托福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途径实现赴美留学。
  
  那年,他们在北京开的第一个SAT培训班只招了24名学生。如今SAT火遍全国。
  
  2004年,美国国务院向海外签证处下发了通知,要求优先处理学生的签证申请。随后,2005年,新东方SAT培训班的学生增长到500人,2006年达到千人,而今年截至目前,光北京的学生人数就已达5000多人。
  
  随着国内学生对SAT考试的需求日益加剧,全国各地推出SAT培训的机构越来越多,各个机构争先宣传考SAT进入美国名校的学员。
  
  SAT培训在全国各地“火”了起来。
  
  美驻华使馆:签证数量没限制 并可申请加急面谈
  
  据美国驻华使馆今年4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使馆共发放77909个学生和访问学者签证,比2007年增长了46%,今年这个数字将可能大幅度增加。“我们对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没有签证数量的限制。”美国驻华使馆负责领事事务的公使衔参赞唐雷慧娴女士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欢迎世界各国的学生去美国,也很欢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据美国驻华使馆副领事史建邦介绍,如果大学没有给奖学金,也不会妨碍学生得到签证。“我们会鼓励他们申请美国很多基金会的奖学金。”史建邦说。
  
  另外,使馆为方便留学生申请签证,学生可以申请加急面谈,这一服务是免费的。学生只要通过使馆网站就可以申请。

        协会说法:北京学生赶考SAT今年达到7000人
  
  据北京因私出入境行业协会秘书长表示,近三年放弃高考、转向SAT的中国内地考生将近3万人,而且每年的人数都在稳步增加。去年,北京市约有3000名考生放弃国内高考转向美国高考,今年的数字更高,达到了7000人左右。
  
  据相关统计,2005年,中国一年还只送出不到12万的留学生。2008年,中国一年已经送出超过20万的留学生,其中赴美留学的人数占了很大一部分。胡伟航说:“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猛增,是促使今年选择到国外读大学的学生增加的主要原因。”
  
  不少人认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美国高校将真正成为中国高校的最大竞争者。
  
  专家分析:留学美国低龄化 2009年成为转折年
  
  国内教育专家表示,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高,整个高等教育,学校数量是饱和的,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考生和高校数量的关系是求大于供。
  
  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生源的竞争,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大学生源不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扩大生源来维持或促进发展,寻找广大的生源市场非常重要,中国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市场。
  
  据资深留学专家分析,造成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开放30年来,人们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的家长有了选择高等教育的余地。
  
  而过去,中国的年轻人习惯大学毕业后再出国深造,现在,更多的人开始从高中直接考国外的大学,留学低龄化成为新兴的大趋势,2009年也可以说是中国应届高考生开始时兴出国留学放弃高考的转折年。(编辑:胡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