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信息快报(09.03):高考首日顺利度过(新闻汇编

标签:
高考信息快报教育 |
在考场之外,考生的老师和家长们也成为了高考的一道风景。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关心和关注,虽然过分的焦虑和担忧会演绎出各种喜怒哀乐的故事,但永恒的,是老师和家长们对孩子的爱。
最“大牌”家长
昨天上午11点,家有考生的北京副市长吉林悄悄出现在人大附中考场外,等待参加本次高考的女儿。“考前我紧张得没睡踏实。”吉林告诉记者。
记者:女儿高考,您紧张吗?
吉林:我也和其他考生家长一样,在考前跟女儿说不要紧张,帮助她放松情绪。考前一个晚上,就没再跟她说什么。我其实也紧张得一夜没睡踏实。(笑)有孩子参加高考,家长的心情确实没办法不紧张。
记者:没想到您会亲自来接送女儿。
吉林:平时我总是照顾不上她,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肯定要亲自陪她的。今天早上我亲自送她到考场,看着她进考场后,我就回去处理一些公事。等到11点的时候,就又赶回考点,一直在门口等她出来。
记者:后面几场考试您也会来接送吗?
吉林:这两天我肯定会亲自接送她的。
(每年都有类似情况,这是7日上午两名迟到的考生大步飞奔考场)
小白是161中学的学生,此次被分在八中考场。在一次班级考试中,她曾因迟到被以“零分”论处。高考前一晚上,她就想着这次可千万不能迟到。昨天早上,没等爸妈叫,她就自觉地起床了。到了考点,她发现除了准备维持秩序的交通协管员和记者外,没有一名考生或家长。“迟到怕了,这次迟到了,十多年就白学了。”小白说。
在125中学上学的小杜今年考试被分到了北京二中考场,同天,他的双胞胎哥哥将在宏志中学参加高考。昨天,母亲带着弟弟去二中,父亲领着哥哥去宏志中学。
小杜刚来到二中考场,就被一名不认识的老师叫住,老师焦急地问他是不是走错了考场。正在小杜没明白怎么回事时,妈妈赶来解释了情况。
“哎呀,你们兄弟实在是太像了。”知道自己是虚惊一场后,老师终于放松下来,赶紧催促小杜进考场。
昨天上演“谍战片”的决非朱玥父亲一人,当林女士到达考场时,认识的家长纷纷问她,“你怎么没和儿子一起来啊?”原来,因为儿子不希望家长陪同去考点,而林女士又实在放心不下,只好一路偷偷“跟踪”儿子而来。林女士无奈地说,“跟演电视剧似的,东躲西藏,可真考验我呀”。
一名领到红包的考生朝老师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后,远远地便向家人打招呼报平安,他一边跑一边喊着,“我们同学每个人都有!我现在还没来得及看里面多少钱呢!”
据王老师介绍,这次派发的红包是66中特意为高三考生准备的,“学校今年共有300多名考生,在15中考点有68名学生。虽然每个红包里只有10元钱,但代表了学校的一点心意。发红包也是图个吉利,希望学生们能考出好成绩”。
往年,考场外总要聚集拎着大包小包的家长,里面放着水果、零食、饮料等,等待考试结束后慰劳孩子。但昨天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只是随身携带几张报纸或一把扇子。他们说,为孩子考虑太周到,反而会让他们紧张,水果饮料回家可以再准备,不差这一段距离。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入考场,没等开考,就放心地离开了。家长迟先生和太太手挽着手,从复旦实验中学的考点“撤退”,到附近的国顺东路逛街去了。“虽然说高考是件人生大事,但孩子从小自立,我们相信他,肯定没问题。”迟太太说,久未逛街了,打算去专卖店里挑选两双运动鞋,暑假里陪孩子打羽毛球。
即便一直候在考场门外的家长,交流的话题也变了。以往,人们喜欢谈论“你家孩子模拟考考几分”、“我家孩子心理素质不太好”之类;而今,不少家长“撇开”高考,谈起了法航飞机失事之类的热点新闻。还有的家长用手机拍摄孩子赴考的过程,引来其他家长询问:“手机拍出来清晰度高吗?”
妈妈随身携带“秘笈”
“我和她爸爸专门研究了高考家长的心理问题分析,还听过咨询讲座,一切按专家说的来,坚决不给孩子加压。”昨天,在某中学考点外,刘女士说,“孩子高考前的一天,白天我琢磨着怎么伺候吃喝,晚上还做了好几次梦,都梦见孩子考试的情景。说她紧张,我比她还紧张!”
在考场外等待孩子的时候,刘女士从包里掏出一张纸,只见上面印着“高考前家长不宜说的10类安慰话语”和“高考前家长八大行为准则”,有些还做了特别的记号。“这些都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我跟她爸爸研究过,觉得很实用,没事就拿出来温习温习,争取照着上面的做。”记者看到,这些号称“高考家长宝典”的文字,基本都是一个指向——不给考生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