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考小贴士: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2009-05-28 21:06:04)
标签:

高考

考试

应试技巧

教育

分类: 经验分享

    昨天单位事情多,忙到很晚。回家累了,但不想让来茶馆喝茶的朋友们空手而回,转摘了一些考生们聊天的内容,觉得很有意义,因为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未必都跟家长说,他们之间更能彼此理解。结果删减、排版、上传图片忙了将近两个小时。早晨看到那位的话忍不住发了火。阿庆就是这种臭脾气,对不起。

                  应考小贴士: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因为是过来人,对于考生家长的心情最能体会。回想丫头06年高考的时候,网上没有这么多跟高考有关的博客,06年大名鼎鼎的“紫砂品茗”是高考结束后才听朋友介绍常去流连的,在那里家长们互相理解互相分担压力,给多少惶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烦扰、平静心情的园地。

 

    阿庆“早婚早育”,无论在同学还是娘家婆家的兄弟中丫头都是最大的,阿庆没有可以提供经验的过来人,就像没头苍蝇般乱撞的各处“偷经”。如今,阿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前辈,呵呵。想把“育女”过程的一路坎坷和收获都逐步总结出来,在满足自己的同时若能惠及他人,何乐而不为?

最近阿庆的博文版面都“花里胡梢”的是吧?其实也是想给正在压力中待考的朋友们添点儿乐子。

                      应考小贴士: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高考经历的那些日子”应该再有两集就差不多了,以后阿庆哪根筋一动可能还会写丫头大学经历的日子或丫头读研、留学的日子等等,呵呵。反正不管大学也好、读研也罢,阿庆还是“前辈”,哈哈。

 

  6月7日就在眼前,阿庆先提供一些应急的“干粮”,有用则看,无用换台~

                   应考小贴士: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低分作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得高分的优秀作文都是相似的,得零分的作文各有各的致命脉门。所谓“相似”,即得高分的作文具有以下特点: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所谓“致命”,则是考生一不小心步入了“雷区”,具体情况下面我们举例详细说明。

 

   一、胡言乱语类

 

   有些考生喜欢发牢骚,这也不满意,那也有意见,但又见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者说话口无遮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分什么场合和对象,由着自己的性子一派胡言乱语。例如:

2007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

   高考多了,就啥子鸟的都有。我就喜欢说实话,他们说什么过了高考就是什么天使啊,王子啊,我就不相信,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二、强词夺理类

 

   有些考生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幼稚偏激,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现象,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例如:

2007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

先一看这个题目,我就觉得这个题目有问题。行走在消逝中?怎么可能。行走和消逝,哪个谁谁谁,站出来走给我看?鲁迅说过:这里有一颗枣树,那里也有颗枣树,说孔乙己大概或许已经死了,那是鲁迅,是大家,人家那可是高深的手法。在这里我不是鄙视什么什么老师,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做学问要非常的认真的,不要把学问当儿戏,我们为了这次高考可是下了好多的功夫了,你们这样草率,简直对不起我们的父母。等着,我的私人律师呆会儿给你们打电话!

 

   三、荒诞无稽类

 

   受现代“搞笑”影视的“毒害”,一些同学说话“无厘头”,动不动把古人拿出来“恶搞”。例如:

2007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唐僧哥哥这样说道,2007年北京的第一场雨就这样来了。

悟空当时在和紫霞姐姐约会,正要到了那话上,突然下雨了,悟空拿出了自己的棒子,一下子向老天捅去。

“悟空,叫你不要把你的棒子晃来晃去,乱插到人不好!就算没有插到人,插到天空中飞行的小鸟也是不行的!真顽皮这孩子,再不听话我就要把紧觚咒儿念!”

正在这个时候,八戒从天空上栽了下来,骂道:MD,玉帝那老家伙有在和王母娘娘吵架了!飞行轨迹一打滑害我老猪摔一交。

沙僧拿出了一张美女的照片,埋在土里,虔诚的说道:我在春天种下一个美女,到了秋天就会收获很多很多的美女。当时候,大师兄一个、二师兄一个,剩下的我要,师傅太抠门了,不给他!

 

   四、胆大妄为类

 

   多数高考试卷要求很清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些就是胆大妄为,不见棺材不落泪,拿着鸡蛋碰石头。2006年北京试卷明确要求:限议论文。还是有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例如:

今日高考学生不少

语文结束或喜或恼

北京试题京城符号

三千余载不太好找

历史似海烟波浩渺

北京猿人头骨难找

当年渔阳史不可考

定鼎大都年头太少

 

   五、庸俗不堪类

 

   有些考生满嘴污言秽语,思想极不健康,且想象庸俗,趣味低下,完全是一个地痞无赖的口吻在骂大街。例如:

2007辽宁卷《我能》

看着这个题目,心理很沉重,为什么现在高考居然掺入了商业的元素呢?悲哀!

我能?你就牛B吧!移动不是什么好东西,联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他们的恶心伎俩吧……

针对日前中国联通推出的以周杰伦的爷爷做形象代言人,名为“孙子才玩动感地带”的活动,中国移动立即做出反应,他们声称已经签约姚明父亲,即将开展大规模宣传“儿子新时空,老子全球通”的口号。

 

   六、故事新编类

 

有故事不好好的讲,偏要写什么“故事新编”,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只能“孤芳自赏”。例如:

2006年四川卷《问》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明天我就将走进考场考语文,所以我就找门子打听题,后来我见到了一个像尹志平的臭家伙,给了他1000块钱买语文作文考题。尹志平对我说问,我说问什么?尹志平说就是问,我说问谁去?尹志平说题目是问,我说是啊题目我问谁去?尹志平于是就疯掉了,他把钱退给了我,还让我滚。就这样我一分钱没花就弄到了今天的考题。

 

   七、惊世骇俗类

 

无论什么社会,社会阴暗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章,如果写的好,自然能够振聋发聩,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但是写这类的文章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修养,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考,还要占有翔实的事实证据,这对中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有些考生抱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想法,把黑的说成白,白的说成黑,说话虽然也经过了大脑思考,但是很偏激。例如:

20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警察不会抓人,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警察要打人吓人,要不停地想办法把枪弄丢,要穿着警服逛街威风,要开着警车四处兜风,所以警察不会抓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医生不会治病,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医生要收红包,要考虑开哪个药利润高,要分辨病人到底有没有钱,要和护士MM调情,所以医生不会治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老师不会教书,的确出人意料,但是想想老师要补课收钱,要计算哪个学生家长送礼多少安排座位,要写看不懂的论文,要比较哪个女学生长得漂亮,所以老师不会教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八、歪门邪道类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是积极地进行审题立意,而是胡思乱想,投机取巧,搞歪门邪道。例如:

2006年江苏卷《人与路》

鲁迅版:

正版: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盗版: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考生版:
正版:世界上本没有大学,想考大学的人多了,就有了大学。

盗版:世界上本来有大学,想考大学的人多了,反而没有大学了

 

  九、不知所云类

 

写作啰里啰唆,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不知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似乎在卖弄自己,其实是思维混乱。例如:

2006年福建卷草船借箭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太帅了!本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研究三国的题材,例如三国志——霸王的大陆,吞食天地——赤壁之战,三国英杰传,三国孔明传,三国曹操传,三国志五代,三国志六代,三国志七代,三国志八代,还有三国志九代和最新的三国志十代,还有衡山光辉三国志,火凤燎原,龙狼传,一骑当千(RY系经典!绝赞!),所以我对三国时期的事情是非常了解的!今天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草船借箭,戈多大显神威的故事。

 

  十、死搅蛮缠类

 

有些考生作文写到最后连自己也感到底气不足,怎么办?于是铤而走险,对阅卷老师“软硬兼施”,看是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死搅蛮缠。例如:

2005年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最后说一句:老师,你就看着给个分数吧,只要你出则对得起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入则经受得了良心深处的拷问,你随便给。不然也无可奈何,就算我在任何一条街上咒骂,也不能损你一根毫毛。


 

                        应考小贴士:高考作文不能触碰的“雷区”

 

 

附提示:

2009-05-28 23:28:52
嗯,现在恶搞的东西不少,容易把孩子教坏了。不小心写进作文可就麻烦大了。。
 

博主回复:2009-05-28 23:54:15

对了,还有网络用语,谐音之类的篡改的成语,广告什么的净瞎用,容易被误导。还有作文的立意一定要是正面积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