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五月底,阿庆接到通知:6月4日~6月10日到深圳开会。看着邮件,阿庆哭笑不得,心里用能够想到的最恶毒、最刻薄的语言咒骂会议的组织者。第一个闪上脑子的念头就是请假,并且觉得这个假是有生以来请得最理直气壮的,官僚们应该对于他们考虑的不周感到歉意才对。回家说起这件事,丫头的第一个反应是异常兴奋:你放心去吧,没关系,你不在我会考的更好。阿庆简单果断亲切地回答:那是不可能滴!
在不知道丫头具体高考地点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希望能分在她就读的中学,毋庸置疑,这会省去许多麻烦,不用提前去走路线,校园是丫头最熟悉的,并且周边环境,交通拥堵的常态,都不用提前再考察。最有利的地方,丫头的学校离阿庆的工作地点很近,中午休息及午餐都不是问题了。
事物总是不与我们的主观意志相符,丫头分在了我们都不熟悉的27中。阿庆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打听27中“身”在何处?后来一个同事告诉我:在皇城根下、紫禁城边、护城河畔!听到这一系列如雷般响亮的所在,阿庆不禁神驰:难道要做两天传说中的贵族?
周六的下午,阿庆全家出动去27中踏勘场地,一路上讨论7、8号两天的出行方式,丫头说还是骑自行车时间有保证(就是不想让家长陪考)、丫头爸说坐地铁不堵车,阿庆全部否定:不让我跟着不可能、坐地铁那你(丫头爸)干嘛?再说地铁上来得走一刻钟。
到了27中门口,大门紧闭,已有几个家长在门口晃悠。阿庆上去搭话:你们是来给孩子看场地的吗?果然都是,阿庆发动群众,一起去求看门的师傅:“您看我们大老远来的,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呗,很快就出来”。看门师傅恪守职责,任凭阿庆等好话说尽一点儿不为所动:“都放假封场了,你想让我丢饭碗呐”!一句话吓住了大众,砸人家“锅”的事儿咱咋也不能干呀。
回家以后,我们把要提前准备的拉出来,罗列如下:
1.丫头的身份证、准考证放在一个透明的月票夹里;
2.中华牌2B铅笔(在正规的文具店买),提前削好,还要削出两根扁平的(涂答题卡用);
3.纯黑的签字笔(钢笔)准备三只(没买一贯的便宜货,也没拿单位的),要粗细适中;
4.别带涂改液或涂改带,以免顺手就用;
5.一个小直尺、一对三角板、一个小圆规;
6.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笔袋,把考试用的这些工具都放在里面。
身体的保持常态是最重要的,不要贪凉,保持肠胃健康(考试频繁上厕所就麻烦了)。
最后还是以丫头这个高考“前辈”的“老人言”作为第三集的结束———
现在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学弟学妹们最该注意些什么?作为高考过来人,我觉得是保持心态的稳定。要稳下来,不能只寄希望于外部世界,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要让自己心有所依,有所靠,有所寄。以我之见,不再做新题,把做过的篇子过一遍,把课本过一遍,在沉静的心态中以点带面的做一些复习。
还有一点要注意,高考期间,你可能不在熟悉的母校,身边也不是熟悉的同学。要面对很多陌生的新面孔,新的教室,新的交通环境,甚至新的铃声。新的东西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而且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的感觉。所以,你业余需要花时间到考点附近转转,熟悉环境,一来减轻紧张感,二来劳逸结合,权当运动和散步。

还有,无论是什么时候,不管别人说什么,或看到什么跟高考有关的报道,都要不为所动,因为各自抱着各自的目的,媒体有很多仅仅是在看热闹,炒作一些夸张的话题吸引眼球,有些同学的真实想法也很难揣测,这里绝没有挑拨离间的意思,只是说自己不要跟着传言让自己的心态大起大落,否则会产生强烈的疲劳感、烦躁感,甚至厌倦感。
高考就是换个地方的几场考试,而且是非常人性化的考试,一切合理的要求都被满足,当然,一切不合理的要求最好别提,别想。
高考算个屁呀!
吓唬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