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场论剑之前辈“秘笈”(三)

(2009-04-27 18:58:26)
标签:

高考

学习

感受

高校

校园生活

杂谈

分类: 经验分享

      沙场论剑之前辈“秘笈”(三):高考生必看的三十句话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下面就是一位“师兄”的肺腑之言,不可不听啊----

 

  又是一年高考时。首先声明,我已经大学毕业一年,我高考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这30句话是我的体会,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不管离高考还有多久,首先不应放弃,考试靠的是平常日积月累,正常人付出与得到是成正比。

 

2.成功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善于总结,失败的人往往不去总结,不善于总结的人是处于两者之间,高考最后一个月正处于总结阶段。

 

3.高考乃是人生当中的小考,社会上的考试多得很,除了过年,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考试,而处于高中阶段是不知道而已,高考不能决定你的人生。此话不能当作借口而放纵自己。

 

4.高考很关键,人生的分水岭,知识总能改变人的命运。

 

5.知识改变命运,不要指望高考可以改变命运,但确实能改善人的命运。

 

6.不要相信那些高考成功人士说复习了几遍就轻松过了,可能人家复习到凌晨而你不知道。

 

7.约一个基础较好的考试同仁,通常会更加用心的备考。

 

8.不到成绩公布的那天,不要死心,也不要高兴得太早。

 

9.苦不苦,想想年头已有五,累不累,看看网上诉苦的老前辈。(本行考试,适用高考)

10.考完一科后,不要看书和讨论,准备下一科。

 

11.做一个好的计划,对考试会有帮助,计划要有一定时间弹性,因为有时你无法控制自已的时间,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停修改。

 

12.有压力对平时学习有好处,但对上场考试有坏处。

 

13.人最痛苦的不是死,而是等死,等成绩亦如此。要想减少这“待宰羔羊”的痛苦,抓紧眼前的每一分钟。多一份准备,少一份遗憾。

 

14.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和面对的形势。对于有些考生来说,精心选一门好的专业比选一个好的学校要明智。清华北大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能排国内第一(绝不是吃不着葡萄的泛酸),所以别盲目决定非清华北大不读。

 

15.最痛苦的事不是猜不出考什么题,而是猜到了,考试时却不会做。所以考试前一定要把所有类型的题目至少做一道。

 

16.感情处理的好也可能考不好,感情处理的不好不太可能考好(有点绕,有这种问题的自然心知肚明)。

 

17.高考好的不一定大学读得成功,高考失败的不一定大学读得差。但学习方法好的学什么都可能成功。

18.学数理化的不行,不代表大学学不了理科类专业,但英语必须学好。

 

19.高考过后是一个阶段,下一个关键阶段是大学毕业到进入社会工作期间也很重要,高考完又是一个准备的过程。

 

20.过去不等于未来,现在就要为未来做准备。把高考看作全部人生未来是坐井观天。

 

21.高考之后一定要跟同学们搞次聚会活动,中学时代的友谊是最纯洁的,大家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业会各奔东西,高中时代的人际比任何时候都纯真。男同学约起来打场球,女同学约起来逛次街。

 

22.选学校前有机会一定要去报考的学校看看,或者听听课,高考结束,大学还没有结束。至少得上网查一下。

 

23.选择专业前有机会一定要去人才市场看看,那个时候也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

 

24.不要听信没达到分数线能让你读好的学校,除非你家里有关系,否则会被骗。其实是社会自考培训学校安排自考,所拿到的文凭不同。而且师资得不到保证。

 

25.高考比的是知识,越往上学知识要求越多,但同时注重能力,接下来的就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

 

26.考进大学,就进了社会,这是场马拉松。过得充实,这场马拉松时间会很慢,否则,感觉比高中过得还快。

 

27.高考结束第二天到背起行囊去大学报到那天,一定得重新制订一份未来3-4年的计划,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往往是俗人,没有计划的,遇到变化更加不知所措,或者是计划制定得不好。

 

28.高考失败者吸取教训不能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落后一步得比先前的人多花几倍的时间。

 

29.高考成功者得加快脚步,否则后面的人会赶超上来。北京现在一个砖头抛上去,砸下来7,8个研究生受伤,现在的你是否该有点打算。

 

30.凡是贵在坚持,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一样。呵呵~

 

沙场论剑之前辈“秘笈”(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