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验分享 |
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考生们此刻正在紧张的复习备考。有经验的老师和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们:现阶段千万不要忽视考生的心理状态问题。放下各种忧虑,为身心“减负”,才能以一种放松、平和的心态迎接考试。
考生
克服焦虑增强信心
过来人的调查统计发现,相当比例的考生存在着焦虑紧张的现象.一些考生因前阶段的成绩不理想而担忧,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有些人甚至为了多记、强记考试知识而“披星戴月,闻鸡起舞”,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这样不仅没有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记忆能力,甚至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强迫、抑郁等症状。
专家建议,考生现阶段应增强信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效率,不可打“疲劳战”。现在的复习只是理顺思路,以使对以前所学的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过难过偏的题目可以放过。现阶段不适合再进行题海战术,要注重做题的"质"而不是盲目追求"量",要做到每做一道题就弄懂弄透.一般学习5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学习之余,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当感到压力大或身体疲劳的时候,有必要调整一下学习的节奏,听听音乐,散散步,和父母聊聊天儿,不要一味地泡在书桌上,反而会使心情急躁,事倍功半。
家长 有所不为适当减压
家长在考前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暗示的作用。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复习,电视关了,音乐不放了,走路不出声,大气儿不敢出,殊不知无形之中给考生增加了压力。这一点家长尤其注意.去年,阿庆有时在丫头面前无意说:你看***成绩提高得还真快;或人家***一模考了那么高,真棒.等等.这时的孩子,相对敏感,家长所言所示,孩子都会认为是"别有用心",加大了孩子的压力.
在这关键时刻,家长们应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首先自己要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不要过多表露自己的期望(比如:听说你们班好几个学生都决定了报考清华,等等之类艳羡他人的语言和表情),为孩子们减压而不是加压,过分关心,反而导致孩子过分焦虑。家长不要代替老师安排复习内容,尤其是把孩子难倒的内容更要杜绝,现在增强考生信心比什么都强。到了这个阶段,再想孩子大幅提高成绩不会有太多空间了,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前一阶段的复习,考生的学习情况已有了一个基本定位。现阶段应帮助考生科学定位,增强他们的信心。要随时了解考生的思想动态,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考生;帮助考生分析他们在各科学习方面的优劣势,以便考生查缺补漏。以阿庆的经验,家长最好的做法是:该干嘛干嘛,上班的上班,春游的春游.跟孩子随意的聊聊,该八卦就八卦,该娱乐的时候就放松放松.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心态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