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茶水丫头备考时期的一次家长会上,当时家长都急于了解孩子的排名起伏情况'学校的复习安排'以及其它一些孩子在学校家长可能不知道的问题.并且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学校能够抓的更紧些,给学生多多做题,多做模拟式训练.可是就是在家长这种急切的心情下,老师说了这样的话:题海战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统筹和感悟能力很重要,600分以下是老师教出来的,600分以上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
确实,十一年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不太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出现多少量的改变.但是,为什么总有许多同学经过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却好像产生了质的飞跃?高三的一年或半年的时间里,如果想把所有的知识都重复过滤一遍,几乎是做不到的.有心的学生会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连汇总起来,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个"悟"是别人帮不了的,只能靠学生自己.所以,考生不要每天置身在茫茫题海之中,不查找,不提点,不总结,不感悟,可能就会"事倍功半"了.
获得好成绩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本人的潜力。很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其它活动.
2、随处学习 .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任何一件事都会启发我们的智慧,帮助我们的成长.
3、讲究条理 .做事有计划,有施行,有检查,有结果.不会因外界的因素随意改变自己的计划.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忙中有序,忙而不乱.
6.善做笔记.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有的在笔记本中间划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事后再做整理,记下自己的总结和感悟.
7. 及时提问,不积累问题.
8.学会互助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帮助别人和获得别人的帮助都是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
9.自我测查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再重复复习,直到弄懂为止.
除此以外,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家长的影响。聪明的家长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标准和有效的建议,不插手孩子的具体学习,而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孩子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去感悟学习和生活中的得与失,再把这种感悟化为主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