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改革后如何保证其公证性?

(2006-11-28 20:06:13)
分类: 闲言碎语话教育
 
        从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可以说,每年的高考是全国万众瞩目的头等大事,它牵涉着千千万万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堪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高考,为来自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舞台.通过高考,无数莘莘学子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人才.我们这些孩子已参加高考或将要参加高考的父母很多都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恢复高考的这三十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年代.但是,高考相对来讲,基本延续着老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高考好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近日,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教育部批准了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这意味着沿袭多年的高考制度将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无须讳言,我国的教育资源,还处在极不平均的状态.而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每年的高考走进了梦想的大门.

   在经济领域,凡是求大于供,就难免会有滋生腐败的温床.人为的因素越多,那么公平'公正就越难保证.如果说高考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那么,在改革的同时,如何从制度及技术上保持其公平性是极其重要的.
山东省高考新方案科目设置为"3+X+1,其中"1"为基本能力考试,但是如何通过考试考察学生的能力呢?考试结果如何呈现呢?能力的标准如何判定呢?这些问题看上去是技术问题,实际上隐含着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

   江苏省高考新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主考科目从5门减少为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这个新方案对大多数考生而言,"平均负担"减轻了,但是,是否不可预测的负担增加了呢?

   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5省区的高考新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将被记入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但是,许多人担心:综合素质评定会不会变成暗箱操作?
   总之,高考改革是从一元变多元.那么----诚信最关键!

   高考改革,如何确保其公正性?决策者们须高度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