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爵士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
当村上春树的《爵士乐群英谱》终于也在内地持续热销,千万不要以为它的成功是缘于村上那些迷人的文字,如果没有做为真正载体的爵士乐的贯穿始终,无论如何这本并不超值的书肯定不会温暖无数中国人的床前案边。由此也可见,进入新千年之后的中国,在经过十数年的重新累积之后,爵士乐真的已经就在我们身边变得触手可及和无所不在了。
做为一种美国文化的象征,爵士乐飘洋过海来到东方文明古国,它真正能打动人的又是什么?也许有一千个喜欢爵士乐的人,就有一千个喜欢爵士乐的理由,但归根结底,爵士乐里那种永恒的自由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原由。当小资们侃侃而谈时,伴随着红酒、咖啡和香烟,爵士乐能够用华丽的音符、感性的催眠带给他们生活中最品质、最能塑造个性的空间;当高知们厌倦了在有限的古典经典中对比细微之处的不同时,爵士乐的鼓击无疑又能将他们带回到初次聆听音乐时那种自由而原始的触动;当曾经的愤青开始对“精神已死”、“技术停滞”的摇滚乐频频摇头之际,还是爵士乐让他们重新体验到永远向前的革新精神和永远旺盛的创作活力;当学生对古旧的历史好奇时,爵士乐里怀旧的气质又能将他们送往古老而神秘的岁月,并在这种氛围里加速着青春与生命的燃烧;而对于更多的普罗大众、工商士农来讲,爵士乐里那种粗犷的魅力更是一种推动生活艺术化的力量。爵士乐就是这么一个“怪”东西,在一种迷人的姿态里更孕含着无数的历史与文化,说它无所不包确实不为过。
爵士乐的进程与发展虽然也经历了高潮低潮的起伏,但无论在每个时代,它总能占据最显要的位置。从最初融合了贵族之古典、黑奴之蓝调和市民流行乐的“新奥尔良”,到开始从集体表演过渡到个人即兴的“大乐队”,从注重娱乐和调情而滋生的“摇摆乐”,到脱离大众趣味、强调个性展示的“波普”,从回归自然与抒情的“冷爵士”,到无为无不为的“自由爵士”,爵士乐的每次变革所呈现出的都是一种宽阔的胸襟。而由这种开放所培育出来的“融合爵士”和“酸爵士”等品种,更让爵士乐不仅仅只停顿在过去和现在的辉煌,而是用一种开放的包容让它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时态,在未来的未来指引一切音乐的发展逻辑。
中国爵士乐同样经历过辉煌,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江浙小调加上摇摆节奏,和着李香兰、白光、周璇、张露和姚莉等等女伶风情万种的挑逗,也成就了中国爵士乐史上的最一波高潮,而做为“夜上海爵士”基地的百乐门,更成为世界爵士乐史上最具东方风情的一道门,为爵士这朵音乐奇花增添了多一重的盎然绿意。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爵士乐又在上海再度启航,衬托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洋派而时尚的气度,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爵士音乐节”将散落在衡山路、新天地,以及老记忆中福煦路、“查礼饭店”和弹簧舞厅的爵士音符打包归整,为崭新一代的中国爵士乐迷再造一种爵士乐的新气象。
历史又将改变。爵士乐将与更古朴的北京联姻,在紫禁城的琉璃光影下沉思,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富丽中疾驰。2007年的5月,欢迎来到北京,欢迎来到紫禁城,欢迎来到中山公园音乐堂,欢迎爵士乐来到一个未来的故乡,更欢迎来到一直为爵士、独立等真品音乐默默无闻铺设巨网的TOM音乐频道。在这里,全新的“九门国际爵士音乐节”将为你、为爵士乐自己打开一扇新的门户,也为中国的爵士乐打开“百乐门”之外的又一扇门户。欧非亚、南北美洲的爵士音乐家将在这里聚集一堂,Lockwood、John Patitucci等等爵士音乐家将出现在你我身旁,演绎爵士乐百年的辉煌和它年轻血液的飞扬。让Lockwood用他那把摧枯拉朽的小提琴,带你重回 Stephane Grappelli的盛世岁月,用最法国的方式告诉你小提琴并非只有海飞兹指间的布拉姆斯,它同样可以让塞纳河随爵士翻涌波涛。再让 John Patitucci用贝司弦上飞速的低音旋律,感受到学院派的技艺和激情结合下的爵士乐新风采。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爵士乐,没关系!由此次音乐节开始;如果你以后还想一直听到爵士乐或更真更好的音乐,没关系!TOM音乐同样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