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丝丝记忆 |
广播界有两类最让人想吐的节目卖药的和交友的,两类节目都做过了,谁让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晚上十点所有店铺饭庄都关门的城市呢,但不管怎样,这里是我经过的城市当中最会享受的一群人了,绝对传统的孔孟之乡的子孙。
先说卖药的,客座可能是个大环境,它基本上占据了晚上所有的时段。这种节目对主持人要求应该是最简单,模式化的,一点技术含量没有,只要是有点普通话基础的都能做的来。节目内容可想而知了,补肾壮阳,又是外用又是内服,专家操着一口东北或地方普通话,热线不断,一点也没有羞涩避讳的意识,为什么呢?全托儿,他们的导播会告诉你怎么说,是咨询的或者反馈的,一个热线五块钱,这钱赚的,药也是整天卖到脱销,整的中国人个个都阴茎短小,阳痿早泄似的,先自己试试效果吧,服上三个疗程吧,真扪良心!
这种节目是对听众的一种不负责任,一个有头脑的听众会整天嚷着买药吃药吗?它让听众渐渐的溜掉,很大程度上在误倒。它很长一段时间会继续下去的,原因很简单,除非不想赚钱了,它可以带来好多的利润,大小电台电视台都在做,它赚来的是这种硬广告软广告的几倍几十倍,再除非有条法令,除非私人电台干掉公立电台。
再说说交友类的节目,这也是一种不用动脑子的广播节目,是早已经被广播界淘汰的节目,它是广播的初级产物,这种节目可以在这个小城市大行其道也在所难免,这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的产物。
纵观所有的交友短信,以初高中,游手好闲人居多,难怪,忙人谁会有时间发短信啊,有点也很怪,居然有那么多高学历(从短信看,没调查)的朋友,学士硕士,成功人士,有房有车...可见这里有那么多空虚的人,可能是心理上的,更可能是生理上的,谁知道呢,谁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反而和网络交友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对方都可能是只猫。
这类节目大有听众,他们会参与这样花一两块钱可能会石沉大海的节目,也决不对交友以外的广播节目侧目,真是悲哀,一领导说,听到交友就恶心,也曾经和他探讨过广播的发展,广播应该去引导听众还是服务听众?引导是要传播知识给听众,要求主持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述评,不一定是专业出身;服务有两类,一类是做个贴身的陪伴,另一类是被听众牵着鼻子走,就象这类点歌交友的节目,漏了他的短信他会骂你,但是这种服务不也是我们给的平台定的位吗?
这两类广播早晚要被滚滚的广播洪流所冲光,广播是要服务听众,是要互动,方式是有很多,话题也有很多,广播需要有头脑的主持人,更需要有头脑的听众!
后一篇:2007年全英音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