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中国教育的5条建议

(2010-06-11 16:25:45)
标签:

徐望华

旺华教育

教育

教育孩子

分类: 旺华教育

[提要]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教育的本质在于: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改善人,挖掘个人潜能。在于树立精神。启发兴趣,培养感情。所以,教育转变的前提是: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教育的功能是否应该更倾向于激发个人的潜能,培养个性。教育不可忽视个人的发展,一味追求社会功利性,如何处理教育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应该真正独立且与社会环境联接。对社会而言教育就是培养一大批应用型人才。技术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的数量,应呈现金字塔型逐级递减。现在的培养模式,不但不能增加我国的科研实力;反而使许多单位的岗位胜任者乏人。一边是企业为人才短缺而发愁,另一边是大量大学生待业。教育体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教育“体质”极差!


 

1.转变教育目标和观念

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

教育的本质在于: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改善人,

挖掘个人潜能。

在于树立精神。启发兴趣,培养感情。

所以,教育转变的前提是: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

当然,教育有它的社会功能。

为社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但是,就个人而言,教育的功能更倾向于激发个人的潜能,更好地发展个人自己,培养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虽然,当今中国教育忽视了个人的发展,一味追求社会功利性,如何处理教育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矛盾,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2.教育更应个性化

适应不同个性倾向的个体。

这方面的讨论文章很多,不赘述。

 

3.教育应真正独立且与社会环境联接。

教育应该考虑社会大环境对它的影响,真正独立但又与社会环境联接。这个问题非常棘手,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的举措。

 

 4.教育金字塔

2009年对于中国教育界是不平凡的一年,教育部原部长周济被免职,原副部长袁贵仁走马上任。

新领导老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下,就业问题是首要问题。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

与此同时文凭热现象反而有增无减,2010年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40万。

分析就业压力,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与人才需求不配套。

教育对社会而言就是培养一大批应用型人才。

技术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的数量,应呈现金字塔型逐级递减。

反观中国现状,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人数远远大于专科生,更远远大于中级技术学生。

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但不能增加我国的科研实力;反而使许多单位的岗位无人胜任。

一边是企业为人才短缺而发愁,另一边是大量大学生待业。

教育体质极差!

教育体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对于这种现象的改变,我们要丛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

 

5.隐性知识培养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上的表面知识,

还有许多隐性知识的存在。...

一个厨师,可以精准地确定放入菜中盐的数量,这也是一种本领,

而一个单位,正是需要这样一种对本行业的熟练操作。

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入更多个实际操作,也让毕业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