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能源的投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zlyq125
(文中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特性未加区别)
企业的重大机遇往往都来自于行业背景、产业政策的变革。能源行业无疑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大的行业之一。我国更是如此,在油气煤电等领域只能说是垄断,甚至是从上到下的垄断,没有竞争,产业活力和升级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而自去年底页岩气被列入国家第172种独立矿产之后,相当于在原先的垄断格局下,开了个口子,目前国土部的政策预期是,矿权全面放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一全新的领域,下游天然气价格改革目前正在广东广西试点,方向是形成类似油价与市场价联调的机制。准入和价格的放开,两头放开使整个行业有了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国有足够的资源基础,全球最大的远景储量,近25万亿方,但能否采出,目前很谨慎,提出的目标是很低的。中国有后发优势,我们最大的先进榜样又是美国,从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合理预期产业的未来,美国经过20年的技术储备,2003年采用分段压裂技术后,技术趋于成熟,产能迅速放大,10年页岩气产量为1800亿方,已经是我国产天然气的两倍。美国天然气价格已经降到高峰的四分之一,一半的燃煤电厂改装用气,电价下降一半。美国已经有潜力成为能源出口国,大量出口LNG,目前只是基础设施没有就位而已,将对全球的能源前景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对我们而言这不是一个画饼,至于地质资源,开采技术,环保,管输配等障碍是可以在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套用美国人喜欢说的词,这是一个GAME CHANGER.
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在没有天然气源电厂的调峰能力支持下,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基本上是不能做大的,因为他们对电网的稳定构成威胁,所以有大力发展的障碍,下游出口被限制。另外需要国家补贴的能源是有持续发展的问题的,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已经跌倒0.6-0.7元每方,页岩气应该也差不多。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产业不需要补贴也可以有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电动汽车更是如果不解决产生电源原料性质问题也解决不了环保问题,而只有天然气才是真正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洁净能源,这是环保减排的抓手,排放是石油的百分之几。美国能源远景目标是将页岩气的占比提高到近能源消费的一半,过几年美国能源结构调整过来,在国际上带头要求减排,那么中国的日子将会不好过。如果我国远景将气源占能源比升到20%,那也是个万亿规模的市场。
在淘金的溪流中,谁能挖到金子获利是个概率的问题,对象不好选择,需要时间,受益程度也受制于气的价格,开发成本,地质情况,投资强度,血本无归也很正常。所以这一环具有不确定性,确定性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卖锹和帐篷食物给淘金者的人,这就比较好选择,只要知道溪流中有金子就可以了。中国目前的试验井已经可以日产气1万方,持续仨月,超过了经济可采所需的产量。利润会集聚在瓶颈处,对于页岩气可以预见的瓶颈是水平井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和压裂液配方技术。
在压裂设备上,杰瑞可以提供压裂所需的高端设备,对手只有江汉四机,设备核心技术在泵,杰瑞三缸泵技术来源于OFM,五缸泵为自有产权技术,现在已经形成100台压裂车产能。已经参与了中石化的页岩气试验井压裂作业,由于压裂车是耗件,使用寿命3-5年,将来这一设备需求是持续的,现在是没有多少存量设备的,属于新增巨大市场。单台1000万,一个车组作业需要多台设备组合使用。杰瑞公司也在大力进军油服领域。
由于页岩气井生产周期30-50年,所以可以看做是工厂型资产,必须投入运营成本的是一年N次的压裂作业,所以压裂设备和服务需求是持续的不能间断的。可以看做是必须消耗品,特征是稳定且持续,随新钻井的数目上升而上升,除非气价跌到赔本而关井。
在压裂服务的需求是很大的,新进入资本很少具有这种专业能力,那么已经具有服务能力的油服公司将会有充分的要价能力,小油服公司将会成批出现,但技术需要学习积累扩散。短期内领跑者会很有优势,安东油田服务已经参与了国内试验井的分段压裂作业,使用的就是杰瑞的设备,施工效果理想,初步掌握了技术,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美国的技术掌握在众多的中小公司手中,属于经验技术,严密垄断几乎没有可能,可以学的到或者买的到的。所以技术的困难并非不可克服。
钻井设备商由于新开钻井数上升而受益,随业主资本支出波动而波动,为一次性投资,经济特征不如服务商好,存量设备厂商也多,竞争比较大。参与者有宏华集团,神开股份。
作为业主,有大风险就有大回报。市场希望参与页岩气开发的公司很多,受够了市场煤计划电的发电集团,在主业火电没有希望的背景下,必须另拓战场,受够了上游的气合理对策就是进入上游,会加大对非电领域的投资,即使短期没有回报,据说发电集团准备申请将页岩气开发列为主业。这些业主主业太大,没有投资价值。各种成分的公司都有资格进入。广汇股份已经申请气体开采权了。
下游的应用领域一定是持续扩大的,可消费的资源供给在增加(西气,海气进口),管输煤气公司用量扩大,即使国家控制管输价格也是可以稳定增长的,像是昆仑能源,众多燃气公司,供应跟上后下游应用的需求会自动创造,那么加气机,储罐,气库,液化装置这些基础设施是需要加大投资的,这是较为普通的制造业,动力是需求牵引,走在前面的有中集安瑞科,福瑞特装等。总体上经济特征不太吸引人,但是现在进入企业较少是个优势。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这是个很粗线条的分析,没有详细数据支持,没有估值比较,仅为思路梳理。当然存在很多与预期不符的事件发生,但只要政府真的放开管制,企业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个长期的投资主题,跨度很大时间很长才能看到行业的全貌。美国在2003年掌握大规模经济开发的技术后,八年历程,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页岩气的发展是美国企业创新力的典范之作。现在那些出口LNG的资源国已经开始头疼了。中国如果能够开采顺利的话,起码可以增大价格话语权。所以从国家角度,即使开采效益不佳,也是应该持续做下去的。
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时间进度上不应盲目乐观,进三退二是可能的,煤层气发展这么多年,不堪大用,原因就是矿权垄断和开采技术都存在障碍无法克服。页岩气当然也有这种可能,过分预支当然是更大的风险。油价波动是个问题,但低价能源时代已经过去,人类不会缺少能源,只是已多大成本去获取,价格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