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读后记

标签:
教育 |
分类: 牢骚 |
《斐多》读后记
读《斐多》,开始接触灵魂!
我看的《斐多》是杨绛先生的翻译的PDF版本和另外一个不知名译者的TXT文本。头次两个版本一起看,只是因为不断的看不懂。就像我们有时会部分看不懂《论语》一样,看不懂这一段,接着看下一段是看这些经书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更深深的理解了翻译对于一本书的重要性。这两个版本杨绛先生的大部分内容更好懂一些。
《斐多》是柏拉图对话录之一。作者是柏拉图,主角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本书内容记叙了苏格拉底在他的最后一天,对他的门徒讲死亡,讲灵魂。和大多数国人一样,自己是无神论者,(以后或许还是会有个信仰),所以以前对灵魂只是知道有这个词语,从来没有细细的思考过是个什么东西。看了这本书算是了解一些,但是仍然需要慢慢的消化。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灵魂论是苏格拉底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灵魂,必定相信神的存在!能很好的面对死亡了,自然会很好的生活。和死亡紧紧相连。把人说成了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在这个理论里肉体好像没有优点,都是缺点的机器,肉体会高兴,肉体也会悲伤,肉体一不小心会激动,肉体会死亡;而灵魂是肉体的导师,灵魂纯洁,完美,无所不对,灵魂会消失,但是不会死亡,是不朽的。
哲学家对待死亡:
因为灵魂受肉体的影响,总是不能很舒服的生活着,所以作为哲学家一直在等待神的召唤,去另外一个世界。哲学家有点像敢死队,不自杀,但是又随时去准备愉快的,从容的面对的死亡。苏格拉底就用自己临死的表现做了示范。
至于书中讨论的其他观点,例如灵魂会不会死,灵魂是不是不朽的都是在接受有灵魂的基础上。如果接受了有灵魂,那么灵魂当然不会死,也当然会不朽。
对苏格拉底说的肉体都是缺点感到逻辑上有问题!物质都是好坏两面,岂能全部是坏的属性啊。同理灵魂呢,灵魂就没有缺点吗。这也不正常。
忽然有个想法,哲学书也不是很难懂的书,只要你和他有感觉,或者有缘分,那么就能一点点的走到他的精彩世界里。当然精彩是我对他的评价,你也许有别的感觉也未可知。开卷有益,别轻言收获和长进!
郝波
2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