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很好的文章 -转摘

(2011-01-05 14:23:37)
标签:

转载

分类: 估值
原文地址:很好的文章 -转摘作者:源石

买入一只净现金高于市值的公司,捡到了大便宜?很遗憾,你可能只是买到了一个长着现金肿瘤的怪胎

 

价值投资者特别重视投资的安全边际,对公司负债率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如果股价能够低于净资产,他会觉得可能捡到了便宜货。如果股价居然能低于每股净现金,会觉得更是碰上了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

那么,投资是不是就在行情系统里面,把净资产和净现金占比最高的公司找出来呢?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表格,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的净现金绝对值,及它与市值的比例:

 

          单位(百万美元)
  现金及等价物 现金及短期投资 总市值 现金占市值比 现金短投占市值比
新浪SINA74.72+4.53% 594.908 828.010 2508.000 23.720% 33.01%
百度BIDU101.22+1.49% 610.320 719.200 26395.000 2.312% 2.72%
搜狐SOHU65.61+2.60% 599.153 599.153 1654.000 36.224% 36.22%
网易NTES36.61-0.14% 211.419 1129.550 4112.000 5.142% 27.47%
中华网 108.067 108.067 219.000 49.346% 49.35%
盛大SNDA40.66-1.43% 1472.800 1669.900 2692.000 54.710% 62.03%
巨人 184.376 738.390 1695.000 10.878% 43.56%
畅游CYOU29.43-0.47% 265.405 265.405 1522.000 17.438% 17.44%
盛大游戏GAME6.35-3.49% 303.800 448.000 1492.000 20.362% 30.03%
完美时空PWRD23.74-0.25% 274.972 275.710 1262.000 21.789% 21.85%

 

按这个表,是不是投资盛大和中华网最安全,而投资百度最不安全呢?

非也!

是的,公司有一些现金,有较高的净资产,给了我们一定的安全区间,但我们不要忘了投资的本义。

为什么投资呢?是因为我们自己有点现金不知道怎么让它增值,我们相信有比我们更懂得使用这些现金的人,就是我们投资的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那么,能否把现金用好才是衡量公司能力的标准,而不是现金的多少。

通常,公司有几个办法使用好现金:

投资于核心业务上,改善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这应该是公司融资的最主要诉求,也是投资者把钱投给公司的最主要理由。

如果主营业务上用不完,有很多公司将现金用于并购相关业务,以期增强公司的业务竞争力,甚至实现公司的转型。盛大控股减持在盛大游戏的股份,将现金用于拓展文学、影视等业务,应该就是这个诉求(相关文章:资本市场对盛大战略的估值:零)。并购会碰上一个并购质量的问题,买了跟业务不相关或者质量差的资产,有可能钱就打了水漂。并购后还有一个业务整合的问题,并购公司通常都有“整合”梦想,希望并购来的业务能够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可是“整合”听起来美妙,结果却往往是灾难的开始。这两方面要学习谷歌GOOG603.26-0.18%,谷歌说得上是互联网公司里的并购大王,其并购有两个特点:一是并购都有专业的团队论证并购的合理性和价值,遵重专业性(相关文章:看谷歌如何利用它的260亿现金);第二是并购来的公司都不急于做管理上的“整合”,基本还是保持独立公司的管理模式,只是在渠道和文化上有所谓“整合”。这样就能保证被并购的公司依然保持其活力。

如果并购还用不完,现金还能用来干什么呢?通常可以用来分红。分红稳定的公司,也有一群追捧者,比如养老社保基金。

但分红有个问题是需要纳税,另外,投资股票本来就是钱有多,分了红钱用来干什么呢,还不是得用来买更多的股票?所以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回购股票是比分红更好的回馈股东的办法。但是回购股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象分红一样成为一个持续的策略,没有办法形成投资者稳定的预期。

如果不分红,又不回购,那现金还可以用来干什呢?只好存在银行里或者买美国国债了。但是回到我们说的投资本义上来,如果钱是上市公司的CFO拿去存银行,我为什么不自己去存而要买你的股票让你去存呢?

遗憾的是,现在中国在美上市公互联网公司,普遍都是最后的处理办法:把巨额的现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同时,每个季度的正向现金流,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净现金总额。有好几家公司,如果这个状况持续下去,净现金总额超过市值,都是指年可待的事情。更加荒唐的是,有时候巨额现金不但没有给股东创造价值,反而因为处理不当造成巨额损失,比如购买不靠谱的理财产品。这时候,这巨额的现金,功能就接近于人体上的肿瘤了:消耗养料却不创造价值。

钱多当然是好事,但利用效率如此之低就是个问题。看来这些公司的CEO和CFO们,得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用好这批现金,以回报投资者。

(注:这个是老文章了,因为股价变动较大,而现金量一般没有这么大的变化,所以现金占市值比的数据有变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