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方法论
(2010-12-06 13:30:21)
标签:
查理芒格补充反向思维乡下人考虑失败多元铁锤人次数飞行员误判股票 |
分类: 经典 |
2010-12-06
09:22:39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自然备注:芒格的东西重复看多少遍都不是浪费时间和错误。
查理·芒格
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我没什么要补充的。”每次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当沃伦·巴菲特发表完自己的见解之后,都会转向查理·芒格问道:“查理,你说呢?”而此时查理·芒格总会面无表情地回答:“我没什么要补充的。”1998年9月,在一次特别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让人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假的查理·芒格,然后让人播放查理·芒格的录音:“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
查理·芒格的智慧显然不是 “我没什么要补充的”这句话能够概括的。作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崇拜者和模仿者,查理·芒格信奉的是理念和现实的融合。他相信纯粹的智慧能够带来现实世界的成功;而现实世界成功的功能是验证智慧的有效性以及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以便在智力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财富和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他传播自己哲学的工具和平台。在一次回答提问时查理·芒格说:“看看伯克希尔·哈撒韦,我称之为终极教学训练。沃伦从来都没打算怎么花钱,他会把所有的财富都还给社会。他只是建立了一个平台来让人们听听他的看法。不用说,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看法,而且这个平台也不赖。不过你可以认为沃伦和我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查理·芒格的思维方式中,最重要的首先是他的反向思维方式。1986年6月查理·芒格在洛杉矶哈佛学校的演讲中提到了他反复提到的关于那个乡下人的故事:曾经有个乡下人说,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这样我永远都不会去那个地方。这个总是被人嘲笑的乡下人拥有的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反向思维的智慧。那就是,如果你想要做成功某件事情,那么先考虑哪些东西会让你所做的这件事情失败,然后想办法避免这些因素发生。比如在这次演讲中,他就引用约翰尼·卡森之前的一次演讲说:我“无法告诉大家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但是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同理,要想投资成功,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失败的投资。
其次,是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也就是尽量避免“铁锤人思维”。铁锤人思维也来自一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或者,他看上去什么都像钉子,而且都可以通过敲打的方式来解决。查理·芒格称之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东西……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当然,现实是绝对不会因为你对它的扭曲而改变的,扭曲的只是你自己的认知。
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在他的另外两次演讲如“专业人士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技能”和“论学院派经济学”中有更多的阐述。专业人士总会作出糟糕的判断,比如,“16世纪主要的专业人士修道士曾将威廉·丁道尔烧死,原因是他将《圣经》翻译成英文。”专业人士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铁锤人倾向”,拥有“铁锤人倾向”的人总是从自己的思维世界出发来理解世间万物。如果时间万物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和思维模型,那么,他们会修正世间万物,让它来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而且,拥有铁锤人模型的人会真心认为,“对他们自己有利的,就是对客户和整个文明社会有利的”。这属于查理·芒格所说的“激励机制造成的偏见”。他在《论学院派经济学》中也调侃道:“经济学教授的思想是最经济的。他们终身使用的是他们在研究生院学到的一点点知识。”
要想打破“铁锤人倾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芒格提倡的“拿来主义”。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就是“拿来主义”的典范,他将“公地灾难”这一生态学的概念介绍进了经济学。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的跨学科思维。最好能够知道并且了解每个重要学科的重要思维模型。“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比那个比你聪明的人更厉害”。
芒格思维方法中另外一个关键之处在于专注和看重机会,也就是“极度的耐心和极度的决心”,“好主意特别少,所以当机会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赌注吧”。“成为赢家的方法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再工作,并期待能够看准几次机会。”注意,芒格说的是“几次机会”。因为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认为,机会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自己所能把握的机会。“我认为你们不需要看准很多次……”他说,世界上最大也最成功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它所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是由十个最好的投资机会带来的,以伯克希尔·哈撒韦2009年底的近2000亿市值计算,每个机会带来的是20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的考勤卡理论也与此近似,他对商学院的学生们说:“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有20次打卡的机会,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因此,取得各种各样“成功”的关键,并不是乱枪打鸟,而是寻找你最有把握的机会。道理非常简单,“即便非常聪明的人,在如此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在与其他聪明而勤奋的人竞争时,也只能得到少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坚持不投资高科技企业——被人嘲笑,但在泡沫破裂时也被人称道,原因正在于,他们相信,这不是他们的能力和知识范围所能把握的机会。
第四点是“飞行员准则”。查理·芒格坚信我们能从飞行员作决策的思维模式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因为飞行员作出的决策能够带来非常直接的而且非常灾难性的后果,飞行员的思维模式非常有趣,他们也是逆向思考,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决定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他们会自动避免所谓权威和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因为后果太直接了;但是芒格所看重的是,他们有一套自己事前的检查机制。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论你是不是在做投资,这种事前检查机制适用于每个重大决策之前。它由一个清单构成,这个清单的内容由我们的多元思维模型提供。芒格的清单我们可以在他的演讲中找到,比如不要和不诚实的人合作,无论机会看上去多大;不要投资那些需要你不断作出决策的机会等等。
第五点是芒格思维的集大成,所谓“人类误判心理学”。在芒格看来,“人是很容易受到愚弄的,无论是人类精心设计的骗局,还是偶然出现的环境因素,抑或人们刻苦练习而掌握的非常有效的控制术,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们上当。”对“人类误判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出自于两个最基本的思维武器,一是逆向思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二是多元化地跨学科地去思考问题,避免单一思想的操纵。“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芒格研究的误判心理包括了25种他认为会使我们陷入思维陷阱的倾向,包括喜欢/热爱倾向(也就是你会忽略你所喜欢的人和事物的缺点,从而产生误判)、讨厌/憎恨倾向、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性倾向、自视过高倾向等。人类误判心理在投资中自然运用广泛,因为一个决策可能会导致你亏钱还是赚钱,但是在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付出的代价不同。
芒格的思维方法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工具性很强,但是却并没有太多人能够学习到这种思维,无论是在投资界还是在任何行业的任何其他人身上。他所有思维方法的最终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让糟糕的决策和糟糕的事情发生,然后,那些美好的决策和美好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自然就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