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看百家讲坛之:于丹庄子心得
(2010-11-24 17:50:44)
标签: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名利生死境界道家儒家担当飞越文化 |
分类: 生活 |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一集:庄子何其人
思想纲要:
1,真正能挡住人心的是他最看重的标准。一个仁人义士不怕物质贫困,而怕精神的潦倒。
2,被名利在前面吸引会陷入无事忙的人生境界。
3,豁达是人解脱的前提。
4,看破名利,不惧生死,是大境界!
5,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儒教讲究社会但当,道教讲究生命的飞越。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二集:境界有大小
1,真正的逍遥使无羁无绊的。
2,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大眼光,就会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遇。
3,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4,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
5,把恩恩怨怨看小去,把自主的灵魂放到无限大。觉悟是一种大境界。觉悟就是看见自己的心灵。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三集:感悟与超越
1,人能够看清楚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往往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正如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的,“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何而出发”。
2,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3,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谚语:冠军总是跑在掌声之前。
4,经历和感悟决定了你的眼界。
5,人格、理想的支点是依于仁,游于艺。
6,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7,同样的道理、感悟在不同人会有高低上下之分。
本集其他的观点:
A:对名和利的理解。名为实之宾。对于利“鼠以饮河,果腹而已”。
B:满上的鲜草,只不过是饲料而已。意思是有些人看不见什么是春天,什么是美丽。
C:人只有低下头才能看得穿名和利。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四集:认识你自己
1,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有人。要顺应自然,勿以人养养鸟。
2,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自己的赤子之心。
3,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被开发出来。
4,你必须亲自去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渔王教育孩子的失败就是因为他的孩子从来没有任何教训,所以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5,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扁鹊给自己排第三名。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五集:本性和物性
1,让各种生命自然蓬勃,就可以构成天地和谐。
2,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3,我们的心应该像面镜子,看见了世界,也就是看见了自己。
4,真正的聪明是静下来,听见生命最本初的愿望。
5,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本集其他的观点和故事:
A:养心的秘诀是合心于淡,合心于漠。
B:最贵重的小金人是,左耳朵进,掉到肚子里的小金人。
C:庄子批伯乐,没有尊重马的天性。如果按照这样伯乐在发现千里马之后,会改变其天性,那么我们又何必的苦苦追寻伯乐呢?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六集:总有路可走
1,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自己的位置。
2,敢于亮出自己的弱项,仍然能获得人的尊重。
3,用辽阔的境界,让自己跟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的力量。
4,自己要能看见自己真正的缺失。
5,内心的力量就是一种和缓的对人的凝聚。
6,所谓的废物,就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七集:坚持与顺应
1,生命要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即内化而外不化。
2,只有内心安静勇敢,在外在上才能处变不惊。
3,仅凭内心的秉持,而无生存上的迁就,就无法安身立命。
4,就不欲入,和不欲出。指迁就不能陷进去,宽和不能太明显,讲节制和分寸的把握。
5,使内心安定的七步:1)身外;2)外物;3)外生;4)彻悟;5)见独;6)无古今;7)无生不死。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八集:谈笑论生死
1,生和死只是个形态的变化,道家高士不悦生,不惧死。
2,在生命中每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3,对生命的解读只有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样的决断。
4,在生死的态度上,儒道殊途同归那就是生命获得价值。
5,还有比死亡,名节更重要的事情。
6,社会也是个一个塔,每个人走进来就意味着要做塔的基座。
7,死,也包括心死,即哀莫大于心死。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九集:心态与状态
1,不去和有限的时光计较一种达不到的目的。
2,有大见识的人,学一件技巧就容易的多。
3,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
4,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5,最后的争斗不是在于勇猛,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德行。正如斗鸡中的呆若木鸡。
6,人做事要穿越三个境界:忘名,忘利,忘我。
7,只有打破一切世俗心,才能体会到世界的真意。
于丹百家讲坛《庄子心得》第十集:大道与自然
1,总结《庄子》的奥秘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2,真正洞明自己的内心,就会把握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3,物质是一种利益,可以迷失我们的判断;世俗是一种言论,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
4,一切都会过去的,是个真理。
5,儒家交给我们自我的实现,道家交给我们人格的超越。
6,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
7,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