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民技术:最大理想是做非标公司

(2010-08-18 10:16:45)
标签:

新兴产业

信息产业

杂谈

分类: 资料

 

 

                                 国民技术:最大理想是做非标公司 
 
 □本报记者 程胜 杜雅文

 

编者按:一家家曾经弱小的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截至目前,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超过560家,总市值占比达到深市的40%以上。这个中小企业军团,正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他们有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同时,在他们的掌舵人身上,也不断演绎着一个个令人目眩的财富故事。

 

这些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的奥秘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成长的烦恼”?从今天开始,中国证券报记者将与一批经营业绩良好、市场关注度高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掌舵人展开直接对话。

 

 

 

作为A股首个IC(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国民技术自登陆创业板就成为焦点。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96.45%,表现抢眼。这种高成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外界关注的移动支付业务进展如何?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民技术总经理孙迎彤。

 

 创业板不应追求短期收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1.68%和196.45%。请问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孙迎彤:任何一个IC设计公司,当期的业绩表现都至少是三年前耕耘的成果。这个行业研发周期比较长,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也比较慢,非常考验企业对于行业发展方向的判断能力。有时候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和增长有过高期望,高估值大幅折现了公司未来收益预期。不过我认为,公司2010年中报相比去年同期乃至全年,都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创业板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应如何估值。应该如何判断创业板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孙迎彤: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创造性增长,既考验企业也考验投资者。企业的增长、发展机会一定来自于多点,很多企业走到一定阶段后才知道它能看见什么,这就是创业板公司魅力所在。现在说国民技术今后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我说不出来。2003年公司发展陷入低谷时,根本想象不到七年后能够上市,公司全面进入信息安全领域后,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对行业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随之就有了更多更好的产品。

 从目前看,我们比较突出的优势在于对行业客户把握非常好。通过系列产品,我们至少进入了四个主体行业,国内银行系统、国际知名PC厂商、电信运营商、通讯设备制造商,具有这种客户链的企业在本行业里不多。它带来的优势,是为我们打开越来越多的窗口,可以做很多其他企业尚未发现的交叉领域的创新产品。

 

 

 支付标准不是争论焦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移动支付业务被普遍认为是国民技术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在公司业务中占比达到33%。此前,曾有媒体称中国移动叫停公司2.4G RFID-SIM的推广,而重拾银联标准的13.56MHz,此事件目前进展如何?

 孙迎彤:在业绩上,去年和今年不具有可比性。去年同期2.4G还处于研发和客户认证阶段,去年下半年后期才开始推广。我认为,现在对移动支付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技术,如果13.56M可以解决产业化及商业化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研究2.4G方案。13.56M并不是手机支付标准,而是非接触智能卡标准。只要手机与支付结合到现场支付领域,2.4G方案就一定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理想支付技术。

 如果2.4G手机支付方案不能被广泛认可,短期内对公司业绩肯定有不小的影响,但技术本身没有死亡,企业要不断改善产品以满足产业链的要求。我们现在主要做三件事,第一是继续服务好电信运营商,目前我们的合作仍在正常进行;第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第三,研制RFID-TF卡方案等业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手机支付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如何看待其中的不确定性?

 孙迎彤:这就是创业板的风险。从全球来看,任何一个创新型的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推广开的。我们的USBKEY大量运用在网银上,从推广到爆发差不多用了两到三年时间。但它的爆发也有必然性:一是银行通过推动网银,极大减轻营业部压力,为银行业节省了大量成本;二是在我国诚信体系不断建设的过程中,PKI安全认证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认证方式。从这个角度说,2.4G的移动支付技术本身没有问题,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但市场何时进入高速发展状态存在不确定性。

 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接受一家IC设计公司,毕竟以前也没有类似的上市公司案例。IC行业确实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一方面如果技术未规模转化为产品销售,高昂的研发成本会使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及形成人才流失局面,2003年时的国民技术就是如此;另一方面,一旦技术转化为产品销售,特别是进入市场增长拐点时,其业绩的增长幅度与传统产业相比则完全不是相同的数量级。

 

 

 自主创新企业要做“非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创业板的推出,旨在推动大量自主创新型企业上市。什么样的产业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才是创新型企业?

 孙迎彤:目前有一种错误观点,就是自主创新企业必须是做别人做不了的东西。从全球范围看,绝大多数产品并不具有独家的优势。如果在成本、产业链认可或知识产权上存在劣势,即使做出来也无法推广。

 目前,中国实际上处于全球整个IT产业链相对低端的位置。我们要做全球引领者,竞争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整个产业链,难度非常大。这也使得国内大多数企业只能做替代类产品,除了中兴、华为等少数企业以外,国内IT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力度实际很弱。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创新能力或者是不是创新产品,有三个标准:市场容量、产品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国民技术的主要产品基本符合这三个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具体体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作为高科技企业,国民技术如何保持对市场的灵敏度和创新能力?

 孙迎彤:中国的希望肯定在创业板,在创业板效应发酵三年后,相信会有更好的企业登陆创业板。国民技术特别适合创业板,因为它的理想是做一个非标准技术的公司,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其成为标准。企业的创造力决定未来命运,包括科技的创造力、市场的创造力推动力、影响客户的能力等。所以,我们公司产品的布局是从新市场、新领域、网络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来讨论。

 我很难回答的一句提问是“你们这个产品符合什么标准?”跟在别人后面跑是很痛苦的。IC设计行业只有两条路,做替代或者独辟蹊径。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在业绩上要对投资者有交代,所以不会完全放弃做替代产品的机会。我也希望我们公司的产品能成为国家标准。此外,现在的环境越来越有利于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中国移动率先推动TD、2.4G移动支付等国内创新技术,对我们这样创新型企业是很大的鼓舞。

 
 
■ 企业家速写
孙迎彤:“追远”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程胜 杜雅文

 

 作为国民技术“前身”,2003年中兴集成曾陷入绝境。当时31岁的孙迎彤被股东国投电子派来作副总经理,没想到一待就是7年,并且以总经理的身份带领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8月4日,在国民技术装修简洁的办公室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第二次见到了孙迎彤。他穿着简单的T恤,比上市前那次见面多了几分严肃,也显得有些憔悴。然而,他一开口仍然滔滔不绝坦率直接。“非常”、“很好”、“我认为”等“非精确”词语频频出现,这与一些技术类公司老总喜欢引用数据或少言寡语有些区别。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孙迎彤对公司的信心溢于言表,却并不怎么谈快速增长的业绩,更多说的是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解IC行业以及创业板公司。“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修正我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做一个非标公司,然后把它变成标准。”孙迎彤说,当年他刚到公司时也是一头雾水,公司没有收入还得花钱,只要是能赚一点钱什么都做,就这样挺了下来。所以,他很能理解目前一些企业的跟随者状态。然而,在多年的磨炼中,他认为IC行业必须创新,企业要做大就一定要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目前,给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USBKEY业务既是运气也是慎重考虑后的必然。当时的中兴集成看到了网银巨大的市场,把原先主要运用在电子政务等领域的USBKEY安全芯片产品大力推广到金融行业,并在USBKEY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0%。随着网银市场的爆发,中兴集成也成功改制上市,变身为国民技术登陆创业板,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上市四天后股价就达到历史高点183.77元,一度成为沪深A股第一高价股。后来又一路下跌,最低达到102.01元。

 

 “有压力。”孙迎彤谈到股价时说,他认为市场给予的公司估值比较高,而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难以让业绩在短期内迅速爆发。但他坚信国民技术是一家很适合创业板的好公司,不过市场也许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一家IC设计企业。

 

 不论是谈到技术还是企业文化,他多次提到中兴、华为。国民技术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显然不能照搬。孙迎彤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他经常问自己,全球的高科技企业都追美国人,美国人追谁呢?他还问下属一个问题,知识是老师教的,老师的知识又是老师教的,那么总有第一个人是自己发现这些知识的。所以,他提出公司的文化之一就是要“追远”。这个理念和“要做非标公司”一样,即做市场的原创者,创造标准。在公司改制更名时,选择“国民”二字,也是为了突出原创技术、原始市场,做属于自己东西的理念。

 

 来到国民技术之前,孙迎彤已在国投公司工作多年,他很珍惜这段经历。“相对年轻的时候待在国企,能接触到更多政府层面的东西,从而让自己看得更长远”,他说,到了深圳则接触到真正的市场。如果一开始只有市场感受,有时对利益的追逐会让自己短视,两种经历的互补是他的优势之一。所以,孙迎彤给自己的定位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一个非常热爱祖国的年轻人”。他觉得只有“追远”,才不会被股价所左右,不会丧失斗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