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的“心理准备”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陈鲁民
2003年04月28日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为什么难,难在哪里?原因很复杂,有个人主观因素,譬如缺乏毅力耐心和牺牲精神;也有社会客观因素,譬如做了好事不得好报,甚至有人恩将仇报,被人误会,被人嫉妒,被人孤立,遭到冷嘲热讽等等。所以,一个人如果想一辈子做好人,想常做好事,就得有必要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最近,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肯特·基思博士积30多年研究,写了一本《好人必读》,提出了做好人好事的十条心理准备,颇有新意,给人启迪,发人省悟,所有好人和准备做好人的人们不可不读。
一:人大多数都是自私、不讲道理、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
二:如果做好事,人们会说你动机不纯别有用心,但还是要做好事。
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
四:你今天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
五: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
六:思想最博大的人,可能会被头脑最狭隘的人击倒,但还是要志存高远。
七:人们喜欢无名小卒,却只追随大人物,但还是要为几个无名小卒而斗争。
八:你穷数年之功建设起来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毁掉,但还是要建设。
九: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人。
十:当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但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可以说,世界上许多好人、善人、伟人、成功者,之所以能善始善终,博爱众生,一辈子做好事,一生做好人,永远追求成功,不论遇到什么磨难,遭到什么境遇,都能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就是因为他们都充分做好了这些心理准备。
比如屈原,无比真诚热烈地爱着他的祖国,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他的祖国,但却被“反咬一口”,他却“虽九死其犹未悔”,生当楚国人,死亦楚国鬼。
比如德雷莎修女,18岁离开祖国来到印度服务,创立慈善会,救助麻疯病人、艾滋病人。多少人不理解,不支持,还被人拒绝,遭人误会,甚至被人打骂,尽管如此,她还是满腔热情地在印度帮助那些危难病人,辛苦工作一辈子。
比如苏东坡,正因为太成功,无论写诗、撰文、书法甚至理佛,都高人一筹,所以遇到许多“假朋友和真敌人”,引来无数嫉妒、攻击,遭人陷害,几次罢官、流放。可是他还要追求成功,每受一次劫难,诗文功力就更上一层。几千年后,人们纪念的还是成功的苏东坡,而不是平庸颓废的苏东坡。
有耕耘未必就一定有收获,播下龙种,可能会收获跳蚤,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譬如清官多家境清贫,见义勇为者往往后事暗淡,君子常常被小人暗算,做好事不一定能得好报,好人未必就一生平安,成功可能会四面树敌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等等,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去做好人,办好事,去追求成功,去创造辉煌,因为推动世界前进的,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使社会充满光明的,就是这些好人、伟人,成功之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