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随笔(6)

(2009-03-04 20:08:00)
标签:

比率

比较优势

边际效用

长期自我

李嘉图

个体行为

搭便车

财经

分类: 牢骚

读《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随笔(6)

 

    看了21-24章,对其中一些东西做个笔记和摘录。

  • 学会运用“比率”作为分析工具。因为比率的使用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很多事情只有比较,只有相对来看,才会有个比较客观和接近真相。例如一个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仅仅是个人收入的增长高低,还与物价水平的变化有关。故不能单独用收入增加了来衡量。
  • 经济学家常用的比率有:收入/物价变化弹性,供求比率,物价指数变化率,需求价格弹性,平均可变成本与产品价格比率,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率,用以判断“可持续性”的比率-市盈率、房价变化幅度/收入变化幅度等等。佛家也看重比率,佛家认为,痛苦度=你想要的/你所拥有的,佛不主张去拥有更多,而主张人们想要的更少。
  • 生活中我们相信直觉,善于用直觉。但是仅仅靠直觉,有时是会犯错误的。例如律师可能在提供法律咨询和打理草坪上都比他的园丁要好,但是不能要律师同时即做法律咨询也做园丁。这里就是绝对优势有时要让位于比较优势。通过社会分工来使双方的利益达到最大。“李嘉图谜题”就是在讲述比较优势的原理。
  •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有一个谜题-“钻水悖论”。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钻石却是可有可无,但是为什么水比钻石便宜的多呢?经济学的解释是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钻石更有用,这里是说总效用的大小;但钻石贵,即交易价值高,体现的是边际效用,而非总效用。这个正确答案是反直觉的。在买水时,这个额外的水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即边际效益很低,因此便宜;可是我们拥有的钻石太少了,当买新钻石时,很可能给我们带来极高的边际效用。
  •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长期自我”和“短期自我”,也就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经常矛盾。例如,今天想抽烟,明天想要健康就是冲突的。短期利益可能妨碍长期利益。生活中很多矛盾就是我们自己找的,就是我们自己在长期和短期之间选择。经济学就是选择学。
  • 个体行为与群体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不确定的关系。有时个体最优的行为可能产生最优的群体结果,例如货币的产生,例如体操团体比赛;有时,对个体最优的行为却产生了次优或者很坏的群体结果。例如,大家都想在公园开门的时候第一时间进入,反而不行。例如大家都想买上汽车方便,可是当所有的人都有了车发现有时候开车还没有骑自行车快!还有就是当火灾发生时,大家如果都抢着往外跑,结果谁也跑不出去。
  • 人多不见得力量就大。因为每个人都是理性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话,所以生活中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对大群体结果不利的一种个体行为。有此现象,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交警,产生了老板和管理人员。

                                                       (全书完)

—————————————————————————————————————————

 

全书总结:

    首先感谢逍遥狂客的推荐,既然感谢吗,肯定是自然读后有收获。

    这本书我觉的最大的优点就是白话和例子多,专业术语少,很少图表和数据,公式,很生活化,容易让不懂经济的人理解经济学的内涵和思考经济学。这两天看了该书,至少我习惯了用供求去考虑事情;用成本去考虑事情了。

    好书籍不是告诉人们一些知识点,而是教会人们在看书的时候学习思考。这本书做的不错。

    如果感兴趣就去读读吧,开卷有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