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转载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来来往往”专栏透过一个中国人的眼睛看美国商界文化,诠解圈内人一举一动背后的含义。专栏作者袁莉2004年进入《华尔街日报》,曾关注于美国电信业的报道。她于2002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并分别获得新闻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此前,她曾任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和驻泰国、阿富汗记者。
那个感觉是从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开始的。我周五从纽约飞到那里转机到奥马哈。登机前,机场工作人员开始叫最后一刻拿到座位的侯坐乘客名字,每位被叫的人都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一位年轻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足以让人以为他中了彩票。
满飞机的人基本上都是到奥马哈参加沃伦-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股东年会的,包括一位坐在头等舱、穿着笔挺深蓝色西装的小男孩。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是去觐见“股神”巴菲特和他的长期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还可以引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他们是受邀参加一场资本家大型音乐会。
晚上7点多下了飞机,不能不感觉到巴菲特在这个城市的影响。机场书店里有很多关于巴菲特的书。租车公司的助理对一对探亲的夫妇说,他们是一天来她接待的唯一不是来参加股东大会的顾客。她还说,很多人在芝加哥的航班都被取消了,是开了10个小时车来的。
伯克希尔的股东们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年复一年来到这个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听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讲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而且听起来似乎很简单的投资和作人原则?我能不能找到中国投资者?他们和美国人佩服巴菲特的原因是相同还是不同?
上周六,我就坐在奥马哈体育场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三万一千名伯克希尔股东听巴菲特和芒格讲他们的投资原则和作人哲学。我在国内没有参加过股东大会,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去年我到芝加哥报道过摩托罗拉股东大会,当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一位大股东正在和董事会打架,会场上股东和管理层针锋相对,气氛非常紧张。
而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玩、气氛也最轻松的股东大会之一。大会是以题为“查理选总统”的漫画片开始的。说的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说服芒格去竞选总统,因为美国需要一个知道怎样挣钱而不是花钱的领导人。巴菲特将身兼商业部长、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数职,而盖茨将担任科技部长。
更重要的是,与会的人对巴菲特和芒格有太多尊敬,很少有人用责问的口气(只有一个印地安部落提问伯克希尔控制的一家公司水坝造成的污染问题),甚至很少有人问公司为什么做这个或不做那个。除了这些,问什么的都有。外国人(你想象不到有多少德国人和印度人提问)会问伯克希尔什么时候去他们国家投资买公司,小孩子问该读什么书,还有问内向的人怎样在事业上成功。
巴菲特和芒格用了差不多五个小时,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每次都是一样的思路清晰、诚实而幽默:
-如果你遵循本杰明?格莱姆(注:巴菲特的导师)的教导,你不会有坏的投资结果。
-查理和我一点都不知道下周、下个月和明年的市场走向。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为你景仰的公司和个人工作。
-如果你对什么东西有兴趣,你很可能会比较擅长。
-你应该每天读报纸,尽可能多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我不会在那个价位(7亿美元)买任何棒球队。
令我高兴的是(我相信也令有些人失望的是),几个小时的问答没有太多沉重的金融术语。
但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连我这个对巴菲特不那么了解的人(读过几本书,看过一个纪录片,在去奥马哈的飞机上读了2007年年报)都能感觉到他和芒格在不断重复自己(虽然是有意思的重复),对他们已经了解很多的股东们还想跑到这里来学什么新东西?
从加州来的Robert Harte和妻子Jeanne
Harte是第三次来参加大会了。Robert说,巴菲特和芒格是喜欢重复自己,但学习就在于不断重复,而且他们两人都很擅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话题。这个复杂的世界需要清晰的启示。
从南加州来的Sasha
Meshkov说,她是做金融咨询工作的,她发现巴菲特诚实得不可思议,在这一行是很难得的。在纽约金融界工作的中国人毛学军是第一次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但他已经打算明年再去。他说:“就象基督徒不会一辈子只去一次教堂一样,价值投资者也不会一辈子只去一次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的聚会。”
从亚利桑那州来的Brian
Henderson也说:“这就象去教堂,即便你差不多能猜到他要说什么,我还是需要听他说,因为那些原则很难遵守。”他还说,如果你象巴菲特一样遵守价值投资原则,你在投资世界里会是极少数。每年开年会的这一天是一年中唯一的机会,能让他感到周围人和他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我本来以为会很难找到从中国来的投资者采访,没想到有一个20人的中国总裁访问团在场,会后我也得以问他们几个关于巴菲特的问题。我发现,中美投资者敬仰巴菲特的原因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上海熙可控股总裁朱演铭说,他出差时经常听一本巴菲特投资原则的录音书,因为它能让他远离市场上的噪音,保持头脑清醒,遵守价值投资原则。中证万融的赵炳贤说他研究巴菲特已经有十几年了,那本致股东信的书也看了有十几遍了。他最佩服巴菲特的是,他能把一个非常简单的投资方法坚持50年,重复50年。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很不一样,但在中国象巴菲特一样做长期投资可能机会更多,因为没有人在长线上竞争。广东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最佩服巴菲特的人生理念──不把赚钱看作人生最高理想。
我最后在记者招待会上问“股神”本人这个问题:为什么三万一千人会从世界各地赶来听他和芒格重复简单而一致的启示?
和往常一样,“股神”用他早已公布于世的原则(也就是重复)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引用的是伯克希尔所有人商业原则15条里的第一条:他和芒格从来都把股东看作把钱交给他们代管的生意伙伴。股东们来这里是因为“他们想感觉与查理和我是一个团队。”
我敢打赌很多股东都愿意有那种感觉。
自然心得:
1,-查理和我一点都不知道下周、下个月和明年的市场走向。这句话说的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有些同志嘴上说的不预测市场,但是却说现在是熊市,是猴市。投机与投资的分界线不是不看过去,或者现在股票的价格,而是不去看将来的价格。
2,另外两句话觉的说的也很好,或者是很有分量:“他能把一个非常简单的投资方法坚持50年,重复50年。”“广东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最佩服巴菲特的人生理念──不把赚钱看作人生最高理想。”
3,“坐在头等舱、穿着笔挺深蓝色西装的小男孩。”外国的有钱人给孩子的是思想,是培养他的理财意识,而不仅仅是赤裸裸的“钱”。
4,这种文章看了好多,我也明明知道他会说些什么,但是还是要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聆听!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