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资料 |
证券时报记者 秦 利
本报讯中国平安(56.94,0.53,0.94%,吧)今日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0.86亿元,同比增长了105.5%;该公司每股收益2.11元,同比增长了77.3%。
中国平安指出,2007年公司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趋势。该公司总资产达到了6,511.04亿元,股东权益增至1,092.18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009.45亿元,较2006年增长18.2%。
保险主业快速增长
该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核心保险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时,受惠于股市走强和适当的投资策略,集团投资收益率较上年显著提升,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内的投资收益达638.35亿元。集团整体内含价值达到1,503.11亿元。
2007年,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92.79亿元,同比增长15.9%,占中国寿险市场的16.0%;一年新业务价值为71.87亿元,同比增长40.0%;全年实现净利润78.31亿元,同比增长38.1%。
产险业务2007年保费收入达216.66亿元。其中,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214.50亿元,占中国产险市场的10.3%;产险业务净利润为14.84亿元,较去年增长155.0%。
其他保险业务取得进一步发展。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平安养老险已在全国开设35家分公司,获批开设127个中心支公司,其中30个支公司(或中心支公司)已开业。健康险业务逐步完善新型业务发展及运营规划,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健康险经营管理模式。
该公司同时指出,公司投资管理及银行业务平台持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架构进一步完善。
2007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到5亿元,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已缴注册资本为0.65亿港元,资本实力大幅提升。资产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总投资收益和总投资收益率不断提升。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证券、信托等业务的主动转型举措成效显著,此两项业务在2007年度得到快速增长。2007年,信托业务规模和产品形态均取得突破,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475.19亿元,平安证券业务实现净利润14.92亿元,创平安证券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总投资收益率增至14.1%
中国平安指出,公司总投资收益由2006年的218.54亿元增加135.4%至2007年的514.4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由2006年的7.7%上升至2007年的14.1%。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票市场表现良好。为锁定收益,该公司在2007年实现了部分浮动盈利,投资收益由2006年的186.38亿元大幅增加至2007年的489.4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2006年的32.16亿元下降至2007年的25.00亿元。
该公司指出,公司继续改善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以抓住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因此,定期存款占本公司投资资产的比例由2006年12月31日的17.8%下降至2007年12月31日的7.0%,而本公司权益投资由2006年12月31日的13.5%增加至2007年12月31日的24.7%。
该公司负责人指出,2008年,股票市场波动加剧、战略投入带来的成本压力将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预计2008年公司保费收入增长在15%以上,利润增长较上年将放缓,回复平稳增长趋势。
平安证券邵子钦、童成墩:20080320中国平安年报及收购富通投资股权公告点评
一、借力资本市场,三大支柱快速增长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预测中国会计准则下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11元和14.58元,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44元和14.81元。中国准则下基本与预期一致,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下略超预期。
保险、银行、投资全面快速增长。受中国准则更为谨慎的核算原则影响,寿险核心业务净利润同比稳定增长38.1%,而国际准则下同比强劲增长90.8%。产险、银行、证券、其他业务,中国准则下分别同比增长155%、2065%、145%、475%,除产险外,国际准则略有差异。
强劲增长源于以下三个因素。我们认为,各业务系列业务拓展能力(寿险代理人队伍扩张/产险渠道建设/银行重新起步)的提升是原因之一;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大幅提升是原因之二;综合业务开拓初见成效是原因之三。
投资收益提振会计利润。投资收益取决于可投资资产规模和投资回报率两个要素。我们认为,资产规模稳定增长可长期持续,而投资回报率不可能长期超越平均水平。虽然2007年的超额回报对资产规模增长已产生实质正面影响,但长期来看,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与债券收益率密切相关,因为债券在公司可投资资产中占有60%以上的份额。由于债券收益率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关,我们并没有对未来长期投资回报过多担忧。
二、基本面日益扎实,上升周期日益确定
寿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业务价值增长40%。个险保费收入占比由2006年的80.9%上升到81.1%;个险期缴新单同比增长39.97%;坚持分红和万能为主的产品策略。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和个险新单的迅速成长,促成公司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71.87
寿险代理人队伍健康成长。在“保费=人力*人均新单*件均保费收入”的分析架构下,代理人2007年新增近10万人,2007年末达30.2万人,同比增长46.93%;人均产能由2006年1.2件/月提高到2007年1.3件/月;决定件均保费收入的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的业务结构没有改变。由以上三个因素分析,“健康人海”战略有望在未来突显优势。
产险业务竞争激烈,但快速增长。受益于交强险的推动,公司2007
其他保险业务基础平台日益完善。截至2007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平安养老险受托资产为49.83亿元,投资管理资产为50.5亿元。健康险业务逐步完善新型业务发展及运营规划,截至2007年12月31日,平安健康险已开设上海、广州、北京3家分公司,初步建成覆盖12个主要城市的医疗网络。
三、具有协同效应,打消两个疑虑——简评投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谅解备忘录》
平安欲出价21.5亿欧元获取富通资产管理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50%。截至2007年末,富通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管理资产1330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7年实现净利润1.19亿欧元。荷兰银行和富通资产管理部门的合并后,管理的客户资产达到约3400亿欧元。我们从《谅解备忘录》中得到以下两点启发:
海外并购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本次交易有利于完善本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利于迅速提升本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业务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并推进本公司第三大支柱资产管理核心业务的发展,令本公司能够获得良好的资产管理行业的历史业绩,增强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的投资业务实力,将新的QDII产品和服务带给公司的国内客户群。”
消除投资者对并购的两个疑虑。
对次贷危机的担忧。《谅解备忘录》披露:“富通投资管理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有(经提存拨备)约净2,300万欧元的CDO
平安不直接参与管理。《谅解备忘录》披露:“目标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六名非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董事组成。执行董事由首席执行官及执行委员会中除首席执行官以外最资深的委员担任。富通银行提名所有的执行董事,本公司和富通银行各自提名三名非执行董事及建议两名独立董事。董事长由富通银行提名的董事出任,本公司将向目标公司的薪酬和升迁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分别提名一名成员,并派出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亚洲管理委员会会议,以及向目标公司的亚洲办事处借调投资专业人员。”平安不参与提名执行董事,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