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估值中的隐性要素

(2008-03-03 09:54:34)
标签:

股票

转载于:尚朱峰的博客
 
自然语:好企业每个国家都是只有那么几个,这里不是以百分之二十算,而是绝对数量,大家都很清楚。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只需要做到不要灯下黑,不要被眼前的短利和概念所诱惑,就会看清它,选择它。但是估值却需要下功夫,即要解决什么时候买的问题。我对估值的看法是定性大于定量,但是定量也要精通。只有学习会定量才能做到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毕竟数据说话的力量要大于感觉!
 
降低重组成本
      当您想出售精心按照自己的风格装修的房子时,买家会对您说这样的话“您花这些钱做的装修,我还得花钱让人拆呢!”买家总想先收购,然后以自己的管理力量进入新公司进行重组。所以,你需要调整自己的思路。原本自己引以为傲的管理风格、成熟的人员配置反而可能成为令买方头疼的东西,简言之,这就是收购以后的“重组成本”问题。原公司的既有框架和人员越成熟,重组成本可能越大。对公司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不是市场波动或者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大攻势,而是不得人心的重组。重组可能会带来因管理风格不兼容引起的人员流失或公司内讧、既而丢失市场。因公司出售带来的新领导与旧核心成员无法和平相处造成公司分崩离析的例子很多。所以,你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公司的重组难度及相关成本。否则,自己的公司虽然资本质量很优秀、自己也很想出售,但如果被公认为重组难度大,想出售也是很难的。
    孙子兵法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要根据这一点去琢磨买家的心理。如果你的痕迹在公司太重,以至于买家很难重组的话,这对你出售公司非常不利。所以,为了出售公司,你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自己重组公司的各个结构。千万不要为买家留下一群只为自己效力的员工,如果你有的话。
   
考虑人员稳定成本
    二战后,美国秘密将一些犹太籍科学家通过各种渠道送往美国。国际各界皆认为美国在战后长达数十年在科学界称霸的局面与战时、战后大规模输入犹太籍科学家有直接的关系。
    在公司出售程序中,买家当然想原来公司的所有成员继续为自己效力。这个框架由人组成,核心成员是这个框架的各个接点。如果在收购中丧失了他们,则框架的其他部分不触自溃。所以,维持收购过程中的人员稳定是决定出售成败与否的关键。除少数在创业过程中已经形成深厚感情的核心层来说,创办者出售公司后,自己也不愿再为其他人鞍前马后地效力外,大多数员工还是会继续自己为公司奋斗的初衷。所以,维护这些员工的利益就是出售方应关注的焦点问题。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已经提出人力资源积极参与收购的初始过程的建议与要求。
由于公司是最终靠人运做的,你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才能为成功的出售打下良好基础。因为没有买家愿意接收一个人去楼空的空壳公司(那些单纯做买壳的买家除外)。所以,卖家需要先替员工着想,以免员工们(特别是中层,他们的收入可能会受到出售计划影响产生较大变动)担心自己的收入有大幅变动做出离职决定,使各部门群龙无首陷入混乱。从而影响公司的出售前途。
   
重视无形资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出售中所占权重也越来越大。公司涉及的商标、关键人员、专利、土地使用权、销售网点以及渠道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成为卖家定价的核心所在。但你要时刻牢记,最终出钱购买的是买家,你的公司价值必须符合他的价值取向。所以,在重视自己公司无形资产的同时,不要过分夸大它,否则,会被那些买家将你列入“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行列,丧失机会。
    很显然,决定公司定价问题不是会计师的事情。定价最终得以确定的原因在于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其实,当定价的艺术转换成利益的交换时,再精巧的理论也无法解释人在获取利益的一瞬间签下合同的感受。这,就是出售公司,尽管大家都尝试去解释它,但它确实是一门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