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郝波
郝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67
  • 关注人气:13,6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还是现实?

(2008-01-29 12:48:07)
标签:

股票

转载于:大凡的博客
    股市的连续罕见暴跌正如南方肆虐的暴雪,仿佛就是大难临头并永无出头之日,其实理性的看,就没那么令人绝望,说真的,还是非常好的机会,可惜大部分人满眼创伤,而历史会解决这些轻装前行。我们又会忘掉曾有的痛苦和风险。一切都会过度,一切也都会被校正。我随便翻到了当年的一段往事,一起看看吧。

招行创纪录融资难承受 基金经理五问可转债方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3日 06:0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据记者了解,基金经理们的意见归并起来是五条。

  首先是对招行的融资规模有疑义。“招行现在的流通市值只有150亿元不到,转债的发行规模要达到100亿元,扩容比例达到70%,这样创纪录的再融资谁受得了?”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按照他们的计算,招商银行要扩张到2005年底,保证满足央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要求,只要融资37亿元。而这已经是按照可能实施的新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办法。如果考虑到新方案的缓冲期,招行还可能不需要37亿元即可保证业务扩张。

  如果要满足9%的资本充足率,则需要融资76亿元。但融资超过70亿元的部分,2005年之前不能产生效益,对股东不利。

  其次,对招行选择可转债这一最不利于流通股东的方式融资表示反对。

  基金经理们认为,对于流通股东来说,配股是最佳的,增发是其次的,转债则是最不受欢迎的。而偏偏招商银行选择了转债这一发行潜力最大但对流通股东损害最多的方式融资,明显没有考虑流通股东的权益。

  “而且配股和增发是可以直接充实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而转债至多只能进入次级资本,而按照次级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规定,招行发行的转债至多只能有60亿元充实入次级资本,不是充实资本的最佳方案。”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华夏证券研究所的银行业研究员袁建军也认为,招行的可转债发行方案可能对老股东不太有利,“老股东的配售比例只有6%,未来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其三,可转债的定价可能牺牲普通股投资者的利益。他们认为转债的发行很可能会以股价下跌来换取转债热销。

  这个道理很简单,转债的热销与否取决于转股价格的确定。如果转股价定得低,转债价值超过股票,转债就会旺销,流通股东利益就会受损。而如果转债价格定得过高,价值就不如股票,那转债发行任务就难以完成。

  “在面临百亿元销售任务的时候,你认为最终方案会偏向哪方?”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此外,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如果不全额向流通股东配售,那转债的转股股价不宜过低,应该在市价之上的相当比例(如30%),并取消向下调整条款。

  其四,基金经理们对该融资方案推出时机表示极大的反感。

  “现在正是央行紧缩银根、股价破位的时候,现在进行再融资,特别是创纪录的融资规模,有没有考虑股东利益?上市公司是否关注过自己的股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基金经理们认为,股价是股东(在股权分割的情况下,是流通股东)利益的直接体现,公司不关心股价,就是不关心股东利益。招行本次转债方案推出的时机不妥。

  其五,基金经理们认为招商银行开设香港分行要慎行。

  “招商银行拟开设香港分行,为此需要满足香港金管局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10%与内地8%的要求相比,意味着同样资本水平下,招商银行扩张能力减少20%,对股东利益具有重大影响。”

  基金经理们表示,希望招商银行就开设香港分行的利弊、对公司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如果该项事宜对股东利益影响重大,应该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