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几个管理关键词

(2008-01-10 09:05:45)
标签:

财经

转载于:尚朱峰的博客  

 

    2007年虽然没有诞生类似“蓝海战略”那样振聋发聩的管理新学说,但是梳理之后也能发现,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手段在发生新的变化。我选几个关键词,希望对我们今后的投资有帮助。
  
雇主品牌

  “最佳雇主”评选在2007年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者们开始重新认识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雇主品牌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它包括公司人力资源的外部品牌和内部品牌两个部分。外部品牌是企业人力资源在潜在雇员中形成的品牌;内部品牌则是企业人力资源在现有雇员中形成的品牌。

  过去,企业对人才紧缺状况的第一反应就是提供高工资。然而,一旦竞争对手效仿,此招立即失灵,经营成本却大幅攀升。其实,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一样,“以人为本”是核心。

  培养“许三多”

  《士兵突击》的热播,让“许三多”这个名字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士兵突击》也是一部绝佳的“管理教学片”,从红三连五班到钢七连,再到老A,士兵许三多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同样也面临着组织的变革。许三多的成长经历,恰恰是组织“从平凡到优秀,再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历程。

  没有哪一个“组织的管理”比军队的管理更为有效了,二战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培养出了1000多位董事长、2000多位副董事长和5000多位总裁。目前,许多全球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和CEO都来自军队,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等等,都有过《士兵突击》中类似的经历,他们相当多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同样来自军队。“向解放军学习”这句口号,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供应链管理

  由于使用了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油漆,张树鸿的工厂生产出了“有毒玩具”,在遭遇退货狂潮和出口禁令之后,今年8月,不堪压力的张树鸿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张的自杀也将同一条供应链上的至少三家企业“拉下了水”,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美泰玩具。

  摆脱过去埋头制造、对上下游毫无话语权的商业模式,恐怕是“中国制造”最急需的出路。由于供应链日益变得全球化和复杂化,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承认,他们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随着竞争的加剧,供应链上的各方正在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已经不能再消极地应对与供应商的关系,而应主动对其进行引导和改变。

  

自主品牌建设

  自主品牌建设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心结,今年,一些自主品牌被并购或面临被并购的危险,更引发了人们对自主品牌的关心。

  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中,汽车业的成绩相当漂亮,自主品牌的汽车已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约三分之一。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不是短期就能树立起来的。如果要寻找更加快捷的路径,一种方法是通过兼并国外知名品牌加快自己品牌的发展。如今,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联想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并购过来之后,首先做的是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保证从研发、生产、营销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体系不变,在美国罗利与日本大和的实验室不变,在IIPC的生产基地不变。ThinkPad结实耐用、坚如磐石的特点一点儿都没变。其次就是随客户的需求而一点点地渐进创新,比如根据用户需求推出R系列,最终留住并赢得了更多客户的心。

  

新媒体营销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公司PPG向西服衬衫业领头羊雅戈尔发起了挑战。PPG完全依靠互联网平台,将所有生产外包,只提供一定数量的款式、颜色。顾客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呼叫中心来订购。收到订购单后,位于主要消费城市周边的6个外包工厂就进行生产。成品则通过联邦快递公司送至购买者手中。目前,PPG在国内的日销售已达到了10000件。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类似于PPG这样的公司正加紧利用人们对于网络服务的需求来开拓市场。这些公司可以轻松地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另一些没有对由科技发展而带来的消费趋势作出反应的公司将最终失去市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周东生表示:“互联网和手机会对国内的市场营销造成巨大的影响,这种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这些新的媒介将会在营销渠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些公司正运用这些新科技来提高竞争力。”

  

全球化标准

  一项调查表明,许多中国企业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这两种工具。这两种工具的目标都是通过持续的改进,降低制造过程中的残次品数量。对这两种重要管理工具的依赖,反映了中国正在迅速变革的制造业制度。随着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少,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其他方法来提高利润率,比如尽量减少装配线制造出的残次品数量。再加“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打击,加强品质管理、接轨国际化标准,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重要任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弗沃德教授认为,中国企业正在植入国际化产品质量和市场标准。“2010年以后,那些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公司会逐渐壮大,而不能达标的公司会被远远地甩在后头”。

(转载并有增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