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泡沫时期与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2007-12-21 09:07:05)
原创,(留一份清醒)投资日志

    1985年到1989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制造企业的利润为1.25万亿日元,金融投资收益却达到了1.91万亿日元,后者占利润的 60%。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总市值超过611万亿日元,日经指数最高达到38915点。这段时间,日本上市公司的PE维持在60-70倍,但是,如果剔除60%的投资收益,股市PE高达150-175倍。 

下跌过程:
1、第一阶段:总PE高估,急速下跌,挤出投资收益泡沫。
    日经指数在1989年12月达到38957点后,市场急速下跌,到1992年8月下跌至14194点,跌幅达到63.6%,总市值也跌去同等比例,剩下220多万亿日元。63.6%的跌幅——不要以为已经到底了,这只是将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泡沫给挤掉了而已。
2、第二阶段:PE再次高估,缓慢下跌,价值回归。
    由于第一阶段的急速下跌,日经指数在1992年下半年开始小幅回升,并于1994年6月达到反弹高点21573点,22个月涨幅52%。但此段时间(1994-1996年),股市PE依然高达60-70倍,甚至超过了1989年的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第一阶段的股市大跌,虽然平均股价下降了近50%(21573点与最高点相比),但只是挤出了其中交叉持股带来的收益泡沫。由于股市、地产泡沫的破灭,企业经营困难,净利润也大幅度下降50%以上,导致1994年股市PE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于是,日经指数再次走上漫漫价值回归之路,经过14年的漫长下跌之后,日经指数于2003年4月见到7603.76低点,14年跌幅达到80.5%,乃全球绝无仅有!期间,日本银行存款利率长期处于零利润状态。

    比较中国股市的现状:PE高达60-70倍,投资收益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30%,剔除该部分投资收益,股市整体PE约85-100倍。假若2008年投资收益不复存在甚至亏损(这个概率是存在的,而且不小),而上市公司因此整体净利润增长20%(抵消收益亏损后),那么PE将下降到70-80倍。市场估值依然高畸。如果这个时候再将PE下降到35-40倍,则意味着大盘将暴跌50%。
 
    2008年?2009年?还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我不得而知!
 
    [备注:这是“留一份清醒”的一篇文章,也是一篇跟贴。其中有些观点,中午的时候还在和朋友讨论。正好有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专门提出来讨论,能放开心胸多角度思考问题,对投资是一定会有帮助。投资就怕你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但它却作为主导因素发生了......         但斌2007年12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