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专注和聚焦更加认可了,不专注很难做大,很难做好,很难当冠军。因为所有的隐形冠军共同特征是专注。
2,对量和质有了清晰的概念。以前提到老大,内心中总是和量联系在一起,但是今天以后自己看到老大时会考虑他的产品品质是否也是老大。有些中国冠军和国际同行相比即量大,价低,但是品质或品牌积淀稍差。举例:飞鹰:全球最大的专业赛艇生产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赛艇选手们所使用的全是这家公司的产品;珠江钢琴:全球最大的钢琴生产企业,在美国和德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和11%;飞鹰赛艇这样的全球销售量绝对领先的冠军企业,目前也只敢说自己的“产品品质排第四”。珠江钢琴的产品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处在中端的下线与低端的上线之间 。相比之下,中国这些隐形冠军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总成本领先和创新的活跃。
3,对“夕阳产业”有了重新的认识。举文章中的例子:1)德生:全球最大的收音机生产企业之一,1994年才开始进入这个所谓的“夕阳产业”,3年以后成为中国收音机行业的冠军;国内知名的风险投资人龚虹嘉说 “德生是我投资的公司中回报最高的一个”。要知道,龚在过去的11年当中投资了超过15个项目,其中不乏最时尚前卫的产业——手机电视。另一个有意思的证据则是德生总经理梁伟亲口对笔者说的:“德生生产的HAM2000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500美元,这是我所知道的在海外市场卖得最贵的中国家电产品。”2)在《深圳商报》2005年5月的一篇报道中曾经提到这样的数字:“普通风扇的利润率为10%,而一台气流扇或负离子扇的平均利润率超过20%。相比之下,普通家用空调的利润率仅为5%。不仅如此,高端电扇出口海外能卖到99美元一台;相反的,绝大多数出口的空调才卖70到80美元。”这段话出自中国市场最大的电暖器和气流扇供应商艾美特公司执行副总蔡正富之口。这家30多年前创立于台湾的企业是全球最优秀的小家电供应商之一,而且他们只做小家电。
4,德国公司的案例更倾向于后端环节的范围经济,或者说是“市场导向型”的相关多元化;而中国隐形冠军则倾向于前端环节的共享,或者说是“技术驱动型”的相关多元化。举例:有一家西蒙津津乐道的德国公司叫做温特豪德。它的主打产品是专门供应给餐厅、宾馆用的洗碗机,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0%以上。它同时也生产与它的洗碗机配套的水处理装置和专用的洗涤剂。这无疑是一种相关多元化的行为。如果从生产的角度(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等)来看,洗碗机和洗涤剂的差别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几种产品的相关点在于它们都是供同一群客户购买和使用的。中国企业的例子。中山天朗从前是家用电器开关,尤其是电风扇开关领域的冠军。大约两年前,天朗开始相关多元化。它的新产品是墙壁开关和排插等电工器材。公司董事长胡文章告诉我们,电风扇开关和墙壁开关在技术上是差别不大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很清楚,这两类东西的客户和渠道完全不一样。电风扇开关是卖给像美的、格力这样的家电整机企业的,而墙壁开关是卖给装修公司或家庭的。
5,最后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与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共勉:“20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即1955年前后由日本提出,然后被韩国、泰国成功效仿的模式)不再行之有效。尽管新兴国家拥有大量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富余年轻劳动力,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从现在起必须依靠领先的技术(如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和德国),依靠与世界优秀同行旗鼓相当的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