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九百七十七)
(2024-08-17 06:05: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永远别当老好人,永远别怕有一些人讨厌你,永远别怕得罪人,也永远别指望大家都喜欢你、认可你、给你面子,
不值得交往的人,不合适的人,就立即断交;该提出的观点,就大胆提出,坚守下去,不怕有人反对、离开。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
一个真正意义上幸福而完整的人,首先要有高度,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首先是知道自己的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还不给自己设限,内在一直有强大的自驱力。
其次是做事有深度,能将一件事情做透,做到头部,并且有非常持续的专注力。
再次是有广度,有格局,看问题要高瞻远瞩。
最后是有温度,对他人有同理心,对自己的目标有体感。对内在的自己,对他人,都有能力捕捉他的真正需要。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大方开朗、周全温暖的人之后,产生的感觉首先是“好假哦”、“好虚伪”,那么不一定说明对方好假哦好虚伪,而说明我们的成长环境一定是较为凉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没有被细致地呵护过、温柔地赞美过,没有试过人和人之间总是大大方方表达爱、夸赞、感激等正面情绪的沟通方式。因此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个世界的“真”就是残酷和贬低,善和美都是演的、装的。
事实上,有人就是可以真诚自由地表达对他人的爱、欣赏、赞美……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这么被对待的。他们眼中的“真”,就是我真稀罕你,你真吸引我!
前者所相信的“真”,会帮助他们推开生活中的幸运和幸福、好人和善事,因为他们只会讲难听话,也只认同恶意,那么,世界终会以残酷的面目回报他们。后者所相信的“真”,则会不断给自己带来贵人和好运,因为他们总是表达对世界的喜爱,世界便也会反过来爱他们。
心念即命运。所谓正念,就是改命。
假如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不会表达爱、感谢、夸奖、赞叹等正面价值的环境中,那么他就会倾向于认为,赞美别人是一种羞耻,所有那些能够大大方方、出口成章地表达喜爱和赞美的人全都是“虚伪”,真话必须是“难听话”。而这会导致,听到针对自己的难听话,哪怕伤人,哪怕是充满恶意的侮辱,他们也会下意识认同,但如果被欣赏或赞美,他们就会认为对方在说假话,或别有所图。
与此相反,一个人在抚养者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的表达,他也就能够落落大方地对别人表达喜爱,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喜悦的分享,而不是对自己的贬低。与此同时,相比起负面性评价,他们总是更乐于链接那些善意和肯定的能量,对待外界的夸赞,他们不会诚惶诚恐疑神疑鬼,而是大方接受,也乐于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前者认为,“真”就是丑恶,因为他所见的真实的环境就是充满了挑剔和凉薄。后者认为,真是美善,因为真诚待人,就意味着要把热情温柔的能量带给别人。
而生活的“真”,其实是两者合一。
弘一法师说:
“你能嫁给什么样的人,
是你自己修来的。
因为福报相等,方为夫妻。
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门;
无福之人,进不到有福之家。
人与人的气场,都是相通的,
你本身福份不够,才会进到无福之家。
所有有配偶的,
都不要去怨恨另一半,
因为你俩的福报业力差不多。
积德行善,积累福报,
等你福报俱足,
你就能拥有好的家庭和婚姻”。
不得不信,
你嫁对了人,
他在外面为你拼命,
把你宠成孩子;
你嫁错了人,
他会在家里跟你拼命,
把你逼疯子,苦不堪言,痛苦不堪…
不要以为嫁谁都一样,
真的不一样,
嫁对了,是生活在天堂;
嫁错了,是煎熬在地狱。
能一样吗?
刻意使你愧疚的人,都是在试图控制你。而任何试图控制你的人,都完全不值得你愧疚。
你越在乎自己的利益,越不给别人面子,别人常常越觉得你重要。
逛个服装店,不好意思买了。逛个健身房,不好意思被推销了。去理发店问价格,不好意思办卡了。
太给别人面子就是低自尊,低自尊必然会变成冤大头,也就是别人眼里的撒比。
前一篇:一见倾心(九百七十六)
后一篇:一见倾心(九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