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九百二十八)
(2024-06-30 21:24: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疗愈的尽头是找到一件事情可以做,牵引自己在混沌里出来,找到一个事让自己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正反馈,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有灯塔,有帆,还有桨。
这件投身其中的事,让我们能笃定生活,安然自得,及时从情绪和烦恼的泥沼里找到绳索出来。
疗愈的尽头,还是平凡生活本身,区别是有了重心,辨明方向,有事可做的生活。
孝顺并不是一种义务,它是一种选择。心中有爱的孩子会选择孝顺,心中有恨的子女,哪怕再怎么捆绑也难以尽心。
孝顺是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是一种感恩和回报。一个习惯性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人,很难做到好好尽孝。
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它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人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只有先承担起责任,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为人父母,若不能教会子女责任和担当,就别怪子女在该尽孝的时候没有孝心。
在很多家庭当中,父母宠溺孩子,甚至家无家规。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吃独食,长大之后往往很自私。
被父母宠爱是美好的享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宠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
人生中不可能只有美好,如果一个人在前半生被保护的太好,那么在人生的后半场就会由于没有自立能力,而常常跌倒。
个体如果降低了自己的人生标准,内心就会生出不满和焦虑。如果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处,需要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就会在越来越多的付出之后生出怨恨。
做人要学会设立界限,保护好自己的内心世界。照顾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最不合适的一种就是主动降低自己的人生标准。
善良的人往往习惯隐藏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但这会导致他人的误解和不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