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九百二十二)
(2024-06-24 18:03: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职场上话多的人,基本上是草包,一知半解。
状态好,人才有效率,一分钟可以顶十分钟。人不在状态,哪怕给我们一辈子,也是心不在焉,干不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有些时候,多玩一会儿,多放空一会儿,不用有什么负罪感。磨刀不误砍柴工。维护自己的心情和状态,关爱自己的底层感受,也一样是“上进”和“努力”。
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寻到简单的热爱和快乐,活出生命的滋味和自适,要远比追求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更现实、更重要、更接近人生的真相和常态。
关于成功,关于文化,关于人生,我很认同梁晓声老师的观点,他说:“我不认为一个人非得成功,好的生活其实应该是稳定而自适的一种生活,这个自适就是使自己的心性安稳下来,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生活。如果每个人都去追逐所谓的成功,而我们中国人又把成功定义为要么是当官,要么是成为大款。文化才不应该是这样,文化最大的作用是应该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受众:人生不必那样。当我们真的愿意从众生中来看榜样,榜样有时比比皆是,就在生活中。”
六种读书的方法:
1,布施。要学会分享和输出,在分享和输出中加深认知。
2,持戒。读书时候要有一些基本的准则,这样读书才能如入神仙之地,无人之境。
3,忍。克制住批评的欲望,要没有成见地去阅读。
4,精进。要大量、高频次、深度、刻意、科学地去读书。
5,定。要有定力。要有方向感。要专注。
6,般若。读书是为了搭建自己的认知系统,更精准地为现实生活操盘,所以要和现实生活建立连接。不要读死书,也不要死读书,要活学活用。
有一定阅读量和阅历之后,阅读动机不是变弱了,而是变强了。理解能力变强之后,当初觉得平平无奇的道理,现在可以看到里面厉害的地方。自己苦苦思考的问题,别人很早之前就点破了,真是恨自己读书少,恨每天读书时间不够多。
人如果对操控着自己的命运模式一无所知,那么的确会像游戏机里被设定好程序的NPC一样,按照既定的轨道走向既定的结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星盘、易经、子平术等的确都是可以准确推算出一个人过往未来的。而一旦一个人开始对背后操控自己的程序——也就是自己思维和做事的下意识习惯——有所察觉,也就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命运也会随之被扭转。
跳出了小我,就等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人在潜意识的推动下就像机器一样行动,只有跳出自我做一个观察者,具有主观性和意识化能力,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证明自己的价值,是一种阳性能量。肯定别人的价值,是一种阴性能量。
大面积抑郁和焦虑人群的广泛存在,其背后的本质是「社会总阴性能量」的不足所导致。
前一篇:一见倾心(九百二十)
后一篇:一见倾心(九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