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五百四十一)
(2023-05-09 21:53: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见倾心 |
一定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是一国的。让他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和你分享。他高兴,你也高兴,他不高兴,问他,谁惹毛了他?跃跃欲试,好像马上要替他报仇去了。千万不能,人家正难受呢,你道貌岸然讲大道理,雪上加霜。
良知这种东西,就跟天赋一样,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存在唤醒。
自己实力不济时,强调“搁置争议”,自己实力够了后,强调“自古以来”。所谓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在面对不利困境的重大抉择时,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给自己留一手,为以后把权益再争取回来,留一些空间。只要有空间,随着自己实力增强,总有解决机会。
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确定”的标签,譬如“忧郁症”“癌症末期病人”,就会朝着标签所预示的方向走,以至于结果变得更糟糕。
普通人自立的第一步都是要脱离父母,这样才可能拥有超越父母的发展。这个“发展”,不光是世俗意义上的,也是人格塑造上的。
养孩子犹如修行:看君行坐处,一似火烧身。——过度热烈浓腻的紧贴关注,被焦虑紧张困住,犹如心火焚烧,也将他人拖入火宅,越是亲密关系,越要保持通风良好的距离感,有很多人拼命摆脱一段亲密关系,大概就是为了逃离逼视强光之下的被迫裸露。
生而为人,就要带着点儿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就是——没有任何一件事足以决定我的一生,除非我自己把这件事看成是决定性的——比如原生家庭、高考成绩、职业平台……从而就此停步,拒绝做出改变和努力,空留在原地怨天尤人。
“好起来”,不是等到的,是一步步走到的。往前走,就是在好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天无绝人之路。
“确定”是一种残酷的力量,它让人不相信其他可能性。当一切都确定,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保留“不确定性”才能创造出掌控生命的选择和机会。有了心理期盼,就有可能实现。
笑脸给多了,惯的都是毛病;太好说话了,总以为你是个没脾气的傻子。
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只要还能协调,就不要离婚!
把生姜埋在沙子里,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反复无常的不是情感,是一颗得失心正在打算盘。
前一篇:一见倾心(五百四十)
后一篇:一见倾心(五百四十二)